ID: 22747140

第四章 单元检测卷(三)(课件 练习,共2份)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日期:2025-04-20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11995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四章,生物,必修,选择性,2019,科版
    单元检测卷(三)(第四章)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9小题,每小题2分,共3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24·浙南名校联盟高二联考)生态系统碳汇是指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下列措施不能提高碳汇能力的是 (  ) 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 推进国土绿化 夏天天气热空调温度调低 尽量绿色出行 2.(2024·A9协作体联考)环境监测中心在公布城市空气质量时,无需公布的项目是 (  ) 二氧化碳含量 总悬浮颗粒 二氧化硫含量 氮氧化物含量 3.(2024·三贤联盟联考)将硫、氮化合物从燃料中去除,并限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的排放量主要目的是 (  ) 保护臭氧层 治理水体污染 防治温室效应 防治酸雨 4.大气中的臭氧层可使人类和其他生物免受紫外线的危害。下列因素可破坏臭氧层的是 (  ) SO2的排放 氟利昂的泄露 PM2.5的含量升高 燃料的不完全燃烧 5.(2024·台州期末)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最近50年全球变暖正以过去2 000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关于全球变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全球变暖主要是自然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 引起全球变暖的主要气体为CO2、SO2、NO等 全球变暖会导致旱涝灾害频发,但不会使病虫害加剧 应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方法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 6.(2024·绍兴高二期末)如图表示四个不同国家,在相同的时间内人口种群大小与每英亩土地粮食产量的关系(实线为人口种群大小,虚线为每英亩土地粮食产量)。若在无粮食进口的情况下,能生存更长久的国家是 (  ) 甲国 乙国 丙国 丁国   (2024·湖州期末)阅读材料,回答7~8题。   生态环境破坏、过度捕捞等导致长江中下游生态退化,渔业资源锐减,长江江豚、中华鲟等长江特有珍稀动物濒临灭绝。为了挽救长江生态环境,国家制定了“长江10年禁渔”等保护政策,对长江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和修复。 7.科学家建立长江江豚的基因资源库,可以直接保护生物多样性中的 (  ) 遗传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种群多样性 群落多样性 8.下列关于对长江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和修复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长江鱼类资源稳定恢复的关键在于长期禁渔 定期投放本土鱼类鱼苗可增加其环境容纳量 建立江豚、中华鲟的人工养殖场是对其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在禁渔期应对禁渔区域定期开展抽样调查以评估物种资源现状 9.(2024·海淀区高二期末)我国西南地区是被子植物多样性最高的地区,也是濒危植物分布相对集中的地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西南地区被子植物多样性高与其多变的地貌和环境有关 道路建设导致的栖息地丧失和碎片化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威胁 西南地区的被子植物资源具有极为重要的间接使用价值 将濒危植物转移至繁育中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10.(2024·台州期末)目前,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土壤及水体污染”在全国各地都得到了一定的治理。下列措施中,不属于治理“土壤及水体污染”的是 (  ) 控制劣质农药、化肥的使用,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改变排放方式,将重金属等污染物排入海洋 加强对畜禽粪便、沼渣、沼液等收集、储存、利用、处置的监督管理 建设和运行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固体废物处置设施 11.(2024·绍兴高二诊断)2023年2月3日,美国俄亥俄州一辆载有危险化学品的火车脱轨,并引发大量剧毒物质氯乙烯的泄漏和燃烧,进而产生光气、氯化氢和二英等物质,对当地的土壤、水体和空气造成了严重污染,截至2月23日,方圆5英里内动物死亡数已超过4.37万只,大部分是水生动物。下列有关本次环境污染描述错误的是 (  ) 本次污染未超过水体的自我调节能力 治理土壤污染通常周期较长,成本较高 水体污染对工农业生产危害巨大 燃烧产生的氯化氢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12.(2024·衢温5+1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