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2 2门世2有 3厚 ·课堂建构 物理性质 硝酸 酸性 化学性质 不稳定性 硝酸、酸 强氧化性 雨及防治 酸雨成因 酸雨及防治 酸雨危害 防治措施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 课时3 硝酸 酸雨及防治 (一)基础巩固 1.(2024·广东肇庆高一期中)近年来,我国“蓝天保卫战”成果显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常温下,pH小于7的雨水即为酸雨 B.在燃煤中加入氧化钙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C.“煤改气”有利于减少SO2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D.氮的氧化物排放会导致酸雨和光化学烟雾,汽车尾气中氮的氧化物来源于汽油燃烧 解析:常温下,pH小于5.6的雨水即为酸雨,A项错误;燃煤中含有硫,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能与氧化钙反应,最终转化为硫酸钙,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不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B项错误;煤燃烧可能生成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煤改气”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排放,C项正确;汽车尾气中排放的氮氧化物主要是空气中氮气与氧气在点火放电时反应生成的,D项错误。 答案:C 2.工业上用洗净的废铜屑作原料制取硝酸铜。为节约原料和减少环境污染,宜采取的方法是 ( ) A.Cu+HNO3(浓)Cu(NO3)2 B.Cu+HNO3(稀)Cu(NO3)2 C.CuCuOCu(NO3)2 D.CuCuSO4Cu(NO3)2 答案:C 3.(2024·广东汕头阶段练习)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少量NH4HCO3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混合加热:N+OH-NH3↑+H2O B.铜片与稀硝酸反应:3Cu+8H++2N3Cu2++2NO↑+4H2O C.氨水与稀醋酸反应:OH-+H+H2O D.铁与稀硝酸反应:Fe+2H+Fe2++H2↑ 解析:NaOH是足量的,N、HC都会与OH-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应该为HC+N+2OH-C+NH3↑+2H2O,A项错误;反应符合事实,遵循拆分原则,B项正确;氨水中的NH3·H2O及稀醋酸溶液中的CH3COOH都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应该写化学式,离子方程式应该为NH3·H2O+CH3COOHN+CH3COO-+H2O,C项错误;硝酸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Fe与稀硝酸反应生成Fe(NO3)3、NO、H2O,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4H++NFe3++NO↑+2H2O,D项错误。 答案:B 4.(2023·广东汕头)将铜丝插入浓硝酸中进行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a~c是浸有相应试剂的棉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Cu与浓硝酸反应,硝酸只表现出酸性,产生红棕色气体 B.a处可观察到棉花变红后褪色 C.b处观察到棉花变蓝,说明NO2具有还原性 D.c处NaOH溶液能与产生的气体发生复分解反应 解析:铜丝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红棕色气体NO2,硝酸表现出酸性和氧化性,故A项错误;NO2溶于水生成硝酸,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然后硝酸的强氧化性又使石蕊溶液褪色,故B项正确;b处棉花变蓝,说明有I2生成,KI转换为I2,I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则KI为还原剂、NO2为氧化剂,说明NO2具有氧化性,故C项错误;c处N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NO2、NaNO3,N元素化合价由+4价转化为+3价和+5价,有化合价的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项错误。 答案:B 5.(2022·广东珠海)氮及其化合物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NO2HNO3 A.路线①②③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主要途径 B.路线Ⅰ、Ⅱ、Ⅲ是雷电固氮生成硝酸的主要途径 C.图中所有标号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D.N2可在足量的O2中通过一步反应生成NO2 解析:工业上生成硝酸的路径为合成氨→氨的催化氧化→一氧化氮转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获得硝酸。氮气与氧气在雷电作用下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会迅速被氧气氧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获得硝酸。A项,由分析可得,路线①②③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主要途径,正确;B项,由分析可得,路线Ⅰ、Ⅱ、Ⅲ是雷电固氮生成硝酸的主要途径,正确;C项,图中所有标号的反应都有化合价变化,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正确;D项,N2与O2化合生成NO,不能直接生成NO2,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