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5、孔乙己 鲁迅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预习和课堂提问,能够读准字音,并且能够说出 鲁迅的相关知识。 2.通过预习和教师讲解,能够概括小说的时代背景。 3.通过划分文章层次,能够梳理故事情节,并用自己的话简 要概括小说内容。(重点) 4.通过品读有关孔乙己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描 写的语句,分析他的性格特征。(重点) 自主学习 文学常识 鲁迅(1881—1936), 家、 家和 家。原名 字 ,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27—1935年期间的杂文,深刻地分析了当时中国的各种社会问题,表现出卓越的政治远见和坚韧的战斗精神,为中国革命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代表作有小说集《 》 《 》《 》,散文集《 》,散文诗集《 》和杂文集《 》《 》《 》等。 文学 思想 革命 周树人 豫才 狂人日记 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 朝花夕拾 野草 热风 坟 且介亭杂文 文学常识 《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当时以《新青年》为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然很猖獗。虽然科举制度已经废除,但是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要拯救青年一代,就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鲁迅选取了社会的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展现了当时社会中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其创作目的在于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 咸亨酒店 《孔乙己》的故事发生在鲁镇里的咸亨酒店。《呐喊》里的《明天》也发生在鲁镇,小说中的人物(群众)常去喝酒的地方也叫咸亨酒店。另外,《风波》中也有鲁镇和咸亨酒店。鲁迅喜欢把旧中国的社会及群众缩小成一个鲁镇,又把焦点放在咸亨酒店,以此来表现旧社会的各种症结。由此,咸亨酒店就变成旧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 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梳理故事情节,说说小说从 情节上可分为哪几部分。 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第三部分( ): 第1-3段 第4-12段 第13段 通过叙述者“我”的描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具体环境和时代背景,为主人公的出场做铺垫。 以“我”的口吻,描述了孔乙己的遭遇 交代孔乙己的悲惨结局。 绰 羼 拭 绽 颓 营 砚 间 阔 出 生 或 chuò chàn shì zhàn tuí yínɡ yàn jiàn 唐 字音字形 荤菜 侍候 伤疤 惋惜 夹袄 乱蓬蓬 不屑置辩 hūn bā jiá shì wǎn péng biàn ( )折本 ( )折跟头 ( )折叠 折 shé zhē zhé ( )夹道 ( )夹袄 夹 jiā jiá 环境 人物 咸亨酒店 孔乙己 印象 酸腐、悲惨 2.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哪 儿?主要人物是谁?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人物形象 小组合作讨论1:再读课文,找出概括孔乙己身份的语句,其特殊在哪里? 合作探究 特殊身份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他经济拮据,买不起酒菜,进不了柜台内坐着喝。 表明他死要面子,硬摆“读书人”的架子,不愿与“短衣帮”为伍。 说明在酒店只有他一人是这样的,他和来酒店的上层人、下层人都有距离。他成了孤独的多余的可怜的人。 小组合作讨论2:精读课文,找出描写孔乙己的语句,说说文中写了孔乙己哪几个生活片段,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① 众人取笑 ;(第4段) 孔乙己偷东西 人们拿孔乙己的伤疤来取笑,就是拿孔乙己的不幸和痛苦来取乐,笑声里蕴藏着悲凉的意味。刻画出这些人麻木冷漠无聊的嘴脸,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冷酷。 生活片段 ② 众人奚落 ;(第6段) 孔乙己没有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