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49441

7.1 物质的溶解 2024-2025学年科粤版2024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同步课件

日期:2025-04-19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202332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质的,溶解,2024-2025,学年,科粤版,2024版
  • cover
(课件网) 7.1 物质的溶解 第七单元 溶液 科粤版2024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展示】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溶解现象,如食盐溶解在水中、蔗糖溶解在水中、汽油能溶解油污等。 【提问】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些现象,你们知道为什么食盐、蔗糖能消失在水中,而汽油能去除油污吗?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化学知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物质的溶解”。 (二)新课讲授(30 分钟) 溶液的形成 【实验 1】分别在三个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向其中一个烧杯中加入少量食盐,一个烧杯中加入少量蔗糖,一个烧杯中加入少量泥土,搅拌后观察现象。 【现象】食盐和蔗糖逐渐消失,形成均一、稳定的液体;泥土不溶解,以固体小颗粒的形式悬浮在水中,形成浑浊的液体。 【讲解】像食盐、蔗糖这样,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叫做物质的溶解。物质溶解后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在食盐溶液中,食盐是溶质,水是溶剂;在蔗糖溶液中,蔗糖是溶质,水是溶剂。 【强调】溶液的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均一性是指溶液中各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质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 【思考】在汽油溶解油污的过程中,谁是溶质?谁是溶剂? 【学生回答】油污是溶质,汽油是溶剂。 【总结】常见的溶剂有水、汽油、酒精等,一般情况下,水是最常用的溶剂。当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叫做溶剂,量少的一种叫做溶质。如果其中有一种是水,一般把水叫做溶剂。 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实验 2】分别向三个小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然后向其中一个烧杯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一个烧杯中加入少量硝酸铵固体,一个烧杯中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搅拌使其溶解,再用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记录数据。 【数据记录】 | 加入的物质 | 水的温度 /℃| 溶液的温度 /℃| 温度变化情况 | |--|--|--|--| | 氢氧化钠固体 | 20 | 升高 | 溶解时放热 | | 硝酸铵固体 | 20 | 降低 | 溶解时吸热 | | 氯化钠固体 | 20 | 基本不变 | 溶解时温度变化不明显 | 【讲解】物质在溶解过程中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些物质溶解时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如氢氧化钠;有些物质溶解时会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如硝酸铵;还有些物质溶解时温度变化不明显,如氯化钠。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实验 3】在室温下,向盛有 20mL 水的烧杯中加入 5g 氯化钠,搅拌,观察现象。然后再加入 5g 氯化钠,搅拌,观察现象。接着向烧杯中加入 15mL 水,搅拌,观察现象。 【现象】第一次加入 5g 氯化钠时,氯化钠全部溶解;第二次加入 5g 氯化钠时,有部分氯化钠未溶解;加入 15mL 水后,未溶解的氯化钠又继续溶解。 【讲解】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讨论】如何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如何相互转化? 【小组讨论后回答】 判断方法:在一定温度下,向溶液中继续加入该溶质,如果溶质不再溶解,则溶液已饱和;如果溶质还能继续溶解,则溶液不饱和。 转化方法:对于大多数固体物质来说,增加溶质、降低温度、蒸发溶剂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增加溶剂、升高温度可以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强调】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条件不是绝对的,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升高温度可以使氢氧化钙的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