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49971

第一章 第二节 课时4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核酸(课件 学案 练习,共4份)浙科版(2019)必修1 分子与细胞

日期:2025-04-22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81809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一章,练习,分子,必修,2019,科版
    课时4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核酸 课时学习目标 本课时的概念为“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载者,核酸是储存与传递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该概念的建构还需要以下基本概念或证据的支持。(1)利用本尼迪特试剂和双缩脲试剂可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与蛋白质。(2)核酸是由核苷酸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能储存与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概念1 检测生物组织的糖类和蛋白质 (阅读教材P12~14,完成填空) 1.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 提醒 葡萄糖、果糖等所有单糖和麦芽糖等部分二糖为还原糖;淀粉、纤维素等所有多糖和蔗糖等部分二糖为非还原糖。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淀粉 3.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 [辨正误] (1)检测还原糖的材料可选用番茄果肉。(  ) (2)向高温变性的蛋白质溶剂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摇匀后溶液会呈现紫色。(  ) (3)利用碘-碘化钾溶液检测淀粉、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还原糖均不需要加热。(  ) 1.(科学实验和探究情境)结合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是否能利用西瓜瓤作为检测还原糖的材料?为什么?_____ _____ (2)鉴定蛋白质时为什么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_____ _____ 2.(科学实验和探究情境)通常健康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和蛋白质,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一般含有葡萄糖而不含蛋白质,但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尿液中往往会同时含有葡萄糖和蛋白质。 (1)现有两份尿液样品,一份是糖尿病患者的,另一份是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如何进行区分?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2)某同学的尿样经双缩脲试剂检测呈紫色,但该同学却认为是盛尿样的试管被蛋白质污染了造成的“假阳性”。该同学的想法是否有可能?应如何排除?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3)另一同学的尿样经本尼迪特试剂检测,结果没有出现红黄色。该同学认为据此尚不能证明其尿样中不存在葡萄糖,因此无法排除该批次本尼迪特试剂失效而产生的“假阴性”。该如何进行实验,排除这种“假阴性”? _____ _____ _____ 【学以致用】 [例1] 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和蛋白质”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检测之前应利用指示剂对标准溶液进行显色观察 B.对获取的马铃薯匀浆直接滴加碘化钾溶液进行淀粉检测 C.检测还原糖时,取2 mL样液滴加5滴本尼迪特试剂后进行热水浴加热观察 D.检测蛋白质时,将双缩脲试剂A和双缩脲试剂B等体积混合后加入样液中 [例2] (2024·A9协作体联考)某同学进行了物质鉴定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所进行的推测错误的是(  ) 溶液 双缩脲 试剂 碘-碘化 钾溶液 本尼迪特试剂(在 热水浴加热条件下) 甲 + - - 乙 - ++ - 甲、乙混合 + + + 注:“+”显色,“++”显色更深;“-”不显色 A.甲溶液含有蛋白质 B.乙溶液含有淀粉 C.乙溶液含有还原糖 D.混合溶液中有部分淀粉发生了水解 [例3] (2024·精诚联盟联考)为检测梨中的营养物质,将梨研磨、过滤后获得梨汁,并分组。各组分别加入适量的碘—碘化钾溶液、双缩脲试剂、本尼迪特试剂振荡,静置一段时间观察溶液颜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加碘—碘化钾溶液的目的是检测淀粉 B.加双缩脲试剂的梨汁未出现紫色的原因是梨汁中蛋白质含量低 C.加本尼迪特试剂的梨汁出现红黄色沉淀 D.若选用有颜色的样品溶液将影响结果的观察 概念2 核酸储存与传递遗传信息 (阅读教材P14,完成填空) 提醒 核酸是细胞中控制其生命活动的生物大分子。 [辨正误] (1)核酸是由C、H、O、N、P 五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分为DNA和RNA两类。(  ) (2)一分子脱氧核糖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的。(  ) (3)DNA和RNA的区别只在于糖的种类差异。(  ) 1.(生活、学习与实践情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