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50092

2024-2025学年北师大2024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同步课件4.6.2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共2课时)+视频素材

日期:2025-04-20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928154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2025,消化,视频,2课时,吸收,质的
    (课件网) 6.2.1消化系统的组成 食物在口腔内的消化 第4单元 人体的结构与生理 北师大2024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消化系统模型、人体消化系统结构挂图、多媒体课件,包含消化系统动画演示、实验操作视频等资料。 实验材料:新鲜馒头、小刀、试管、滴管、唾液、清水、碘液、温度计、恒温水浴锅等。 记录表格、任务单等学习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5 分钟) 展示人们享用美食的图片,提问:“当我们吃下这些食物后,食物去了身体的哪些部位?身体又是怎样将食物变成营养物质吸收的?” 引导学生思考并发言。 播放一段消化系统科普动画片段,引出本节课主题 ——— 消化系统的组成以及食物在口腔内的消化。 (二)知识新授 - 消化系统的组成(10 分钟) 直观展示:利用消化系统模型和结构挂图,向学生介绍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 讲解各部分功能:沿着消化道的顺序,依次讲解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的结构和功能。介绍消化腺时,着重讲解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的位置及分泌消化液的作用。通过比喻,如 “胃就像一个搅拌机,对食物进行初步研磨和消化”,帮助学生理解。 (三)知识新授 - 食物在口腔内的消化(15 分钟) 生活实例引入:让学生回忆吃馒头时的感受,提问:“慢慢咀嚼馒头,为什么会感觉有甜味?” 引导学生思考食物在口腔内可能发生的变化。 讲解消化过程:通过多媒体动画,展示食物在口腔内的消化过程。讲解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属于物理性消化,能将食物磨碎并与唾液充分混合;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这属于化学性消化。 实验原理介绍:介绍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实验的原理,淀粉遇碘变蓝,而麦芽糖遇碘不变蓝。如果馒头中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了,滴加碘液后就不会变蓝。 (四)实验探究 -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15 分钟) 分组准备: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实验材料和记录表格。 实验指导:播放实验操作视频,强调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如取唾液的方法、控制水浴温度为 37℃的原因等。引导学生设计对照实验,探究牙齿咀嚼、舌搅拌和唾液对馒头消化的影响。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操作,解答疑问。提醒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结果汇报:实验结束后,每组推选代表汇报实验结果,展示记录表格。 (五)课堂讨论(10 分钟) 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围绕 “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口腔中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是如何协同作用的?”“生活中还有哪些食物在口腔内开始消化?” 等问题展开小组讨论。 讨论引导:教师参与部分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实验结果,思考消化过程的本质。 总结汇报: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评价,强调重点知识,纠正错误观点。 (六)课堂小结(5 分钟) 回顾引导: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消化系统和食物在口腔内的消化有了哪些认识?”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总结强化: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补充和完善,利用思维导图或板书,梳理消化系统组成、食物在口腔内消化过程等重点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七)布置作业(5 分钟) 知识巩固:让学生完成课后与消化系统和口腔消化相关的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拓展探究:要求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消化系统其他部位的消化过程,下节课分享交流。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教学中,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验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但教学中仍存在不足,如部分小组实验进度不一致,对实验结果分析不够深入。后续教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