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醇 酚 第2课时 酚 ◆ 学习任务一 酚的概念和苯酚的结构 1.下列物质属于酚类的是 ( ) ① ② ③ ④ ⑤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⑤ 2.下列各组物质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同系物 B.、:同分异构体 C.C6H5OH、:同分异构体 D.、:同类物质 3.下列关于苯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纯净的苯酚是粉红色晶体 B.有特殊气味 C.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D.苯酚对皮肤有腐蚀性,若沾到皮肤上,可用乙醇洗涤 ◆ 学习任务二 苯酚的性质和用途 4.下列与苯酚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室温下,乙醇、苯酚均可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B.鉴别苯酚溶液与乙醇溶液可滴加FeCl3溶液 C.与苯酚互为同系物 D.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可加浓溴水后过滤 5.依据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苯酚具有酸性 B.苯酚酸性比乙酸弱 C.碳酸酸性比苯酚强 D.实验1用NaHCO3溶液替代NaOH溶液,现象相同 6.已知酸性:H2SO3>>H2CO3>,将转变为的方法是 ( ) A.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再通入足量SO2 B.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 C.加热溶液,通入足量的CO2 D.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HCO3溶液 7.甲苯中的侧链甲基或苯酚中的羟基对苯环上的碳氢键的化学活泼性具有较大影响,下列关于甲苯或苯酚的实验事实中,能说明侧链或羟基对苯环有影响的是 ( ) A.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甲苯能与浓硝酸、浓硫酸反应生成TNT C.苯酚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D.苯酚具有酸性,能与碳酸钠溶液发生反应 8.通过下列实验能判断苯中是否混有少量苯酚的是 ( ) ①取样品,加入少量酸性KMnO4溶液,振荡,观察酸性KMnO4溶液是否褪色,若褪色,则苯中有苯酚,若不褪色,则苯中无苯酚 ②取样品,加入NaOH溶液,振荡,观察样品是否减少 ③取样品,加入过量的浓溴水,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苯中有苯酚,若没有白色沉淀,则苯中无苯酚 ④取样品,滴加少量的FeCl3溶液,观察溶液是否显紫色,若显紫色,则苯中有苯酚,若不显紫色,则苯中无苯酚 A.③④ B.①③④ C.①④ D.全部 9.用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省略)探究碳酸和苯酚的酸性强弱,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打开分液漏斗活塞,①中产生无色气泡,③中出现白色浑浊 B.②中试剂为饱和NaHCO3溶液 C.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O2+H2ONa2CO3+ 2 D.苯酚有弱酸性,是由于苯基影响了与其相连的羟基的活性 10.[2024·云南开远一中月考] 有机物分子中的原子(团)之间会相互影响,导致相同的原子(团)表现出不同的性质。下列现象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 ) A.甲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甲基环己烷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苯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而甲苯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 C.乙烯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D.苯酚与溴水可直接反应,而苯与液溴反应则需要溴化铁作为催化剂 11.[2024·河北石家庄十七中月考] 山奈酚是从中药杜仲中提取的一种具有抗菌、止咳祛痰作用的黄酮类化合物。山奈酚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山奈酚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与足量Na反应,O—H均可断裂 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C.1 mol山奈酚与足量溴水反应,最多消耗4 mol Br2 D.苯环上氢原子发生氯代时,一氯代物有4种 12.苯酚的性质实验如下: 步骤1:常温下,取1 g苯酚晶体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5 mL蒸馏水,充分振荡后液体变浑浊,将该液体平均分成三份。 步骤2:向第一份液体中滴加几滴FeCl3溶液,观察到溶液显紫色{查阅资料可知配离子[Fe(C6H5O)6]3-显紫色}。 步骤3:向第二份液体中滴加少量浓溴水,振荡,无白色沉淀。 步骤4:向第三份液体中加入5% NaOH溶液并振荡,得到澄清溶液,再向其中通入少量CO2,溶液又变浑浊,静置后分层。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步骤1说明常温下苯酚的溶解度小于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