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51385

11.1 法不可违 表格式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20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6次 大小:1328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11.1,不可,格式,教案,-2024-2025,学年
  • cover
11.1 法不可违 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认同社会主义法律,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2.道德修养:能够辨别各种违法行为,远离一般违法行为,争做合格公民。 3.法治观念: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治观念,防微杜渐,感受法律的尊严,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人。 4.健全人格: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人生观念。 5.责任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自觉尊法学法守法护法用法。 教学重点 违法行为的分类,不同类型违法行为适用的法律;自觉做到守法护法。 教学难点 感受法律尊严,自觉遵法守法。 教 学 内 容 新 课 导 入 (课前自学)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P93-95的内容,思考PPT上的这几个问题,并在教材上将答案圈画好。 课 堂 探 究 新课讲授———法律的作用 1.(PPT展示两则材料)教师提出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体现了法律有什么作用?第一则材料呈现了宪法、教师法、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第二则材料呈现了成功告破特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 学生阅读材料后,思考提出的问题,并自主回答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并给出提示答案: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明确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违法的,为人们是否实施某种行为提供了方向指引。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PPT展示“相关链接”)展示刑法对于电信网络诈骗的相关规定,使学生加深对法律作用的认识,同时自觉规范自身行为。 新课讲授———违法行为的内涵 3.(PPT展示三则材料)三则材料分别展示了三种不同类型的违法行为,及相关法律规定,通过此栏目旨在使学生了解违法行为,自觉规范自身行为。 4.(PPT换页)教师总结违法行为的内涵———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应受惩罚的行为。 新课讲授———违法行为的分类 5.(PPT展示“一组漫画”)漫画呈现了两例民事违法行为,旨在帮助学生认识民事违法行为的具体类型,加深对民事违法行为的认识。 6.(PPT展示“相关链接”)此栏目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民事违法行为的分类及应承担的责任,增强学生的维权意识。 7.(PPT展示“一组漫画”)漫画呈现了两例行政违法行为,旨在帮助学生认识行政违法行为的具体类型,加深对行政违法行为的认识。 8.(PPT展示“相关链接”)此栏目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行政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增强学生对行政违法行为的认识。 9.(PPT展示“一组漫画”)漫画呈现了两例刑事违法行为,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刑事违法行为的具体类型,加深对刑事违法行为的认识。 10.(PPT展示“知识归纳”)展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和联系,加深对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的认识。 11.(PPT展示“方法技能”)展示判断违法行为的方法,帮助学生快速区分三种违法行为。 12.(PPT换页)教师总结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分类———含义: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应受惩罚的行为。 分类:违法行为通常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 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承担行政责任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 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 新课讲授———违法行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因及给我们的启示 13.(PPT展示两则材料)教师提出问题:查阅相关法律,说说上述违法行为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上述材料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学生依据所学知识对材料中违法行为的类型进行判断,并结合自身实际谈启示,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并给出提示答案: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要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和社会公平正义。 14.((PPT换页)教师总结违法行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因及给我们的启示———原因:只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