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7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B B D B A A A D 【解析】 1.热带雨林植被立体空间层次梯度明显,林内物种类型众多,植被的生产力比较高。低值地 区植被类型主要以沙漠、戈壁、荒漠、苔原为主,还有部分草地及开放灌丛,由于气候干 旱或气温较低,因而限制了其光合生产能力,植被的生产力较低,同时气候条件恶劣,植 被覆盖率低,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会非常低。故选C。 2.由于热带地区温度更接近树木光合的理想温度,因而增温会降低光合速率,增加生态系统 呼吸,从而影响生态碳水交换。此外,随着气温升高,植被蒸腾加剧,造成植株失水及气 孔关闭,进而导致光合速率下降而不利于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形成。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平 均温度在0~20℃之间,随着温度上升,光合作用增强,并且其增加速度超过呼吸作用的增 速,乔木净初级生产力上升。故选B。 3.水库水深增加导致水库出水口处水温进一步降低,而黄家港水文站距水坝仅6k,深层低 温水下泄直接抑制水文站附近河流夏季表层水温。研究表明:水库加高后,黄家港站夏季 水温平均下降6℃。故选A。 4.工业废水排放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①错误:仙桃站距离水库400km,位于丹江口水库影 响范围之外,水温主要受气温影响,②错误;近年来全球气温升高,并且冬季汉江流域降 水减少及跨流域调水导致河流水量下降,仙桃站流量下降,自我净化能力减弱,水华爆发 频率增加,③和④正确。故选D。 5,周口市通过交通线路的修建对沿线的聚落作用增强,激活了交通沿线聚落点,加速了各种 资源要素流动,部分交通沿线形成新的小城镇。新城镇是原来城镇体系突变的结果,并与 乡村道路相连,形成新的点轴系统。故选B。 6.据表1可知,以“岭”命名的行政村在扶沟县、郸城县聚集,以“岗”命名的行政村主要 分布在川汇区一太康县一线以西的扶沟县、太康县和西华县:以“坡”命名的大多分布在 商水县;以“洼”“口”命名的多分布在川汇区一太康县一线以东的沈丘县、淮阳县等。 可以推测:周口市的地势特征是西北高,东南低。故选D。 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 口■■■口口■■ 7.合理利用城乡空间对传统农区发展意义包括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优化产业 分工,②人口加速向城市迁移会加剧农区空心化。故选D。 8.费尔干纳盆地中部为粉砂黏壤土,保水性强,灌溉后土壤湿度更高,蒸发作用更显著。蒸 发会消耗大量热量(蒸发冷却效应),导致地表及近地面气温降低,而北部为粉砂壤土, 透水性较好,水分下渗或流失较快,蒸发量相对较小,降温效果不如中部明显。因此,灌 溉对气温的影响表现为盆地中部降温更显著。故选C。 9.灌溉增加了地表湿度,但同时也降低了地表温度(因蒸发冷却),导致近地面空气与高空 的温差减小,热力对流活动减弱。即使灌溉提供了水汽,但缺乏足够的上升气流将水汽抬 升至凝结高度,难以形成降水。因此,对流减弱是灌溉对中央平原降水影响不明显的主要 原因。水汽不足与灌溉增加水汽的事实矛盾,B错误:水汽扩散更多与风的作用相关,但 盆地地形相对封闭,扩散作用有限,C错误:大气洁净与降水机制无直接关联,D错误。 故选A。 10.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区的人们共享的,在生产生活、社会制度组织、精神活动中体现的 价值观和审美情趣,巨丰灌区流传下来的分水制度体现了人与人和谐发展的价值观,B正 确:巨丰古堰和纪念石碑属于人文景观,A、C错误;秀山平坝属于自然景观,D错误。 故选B。 11.秀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中稻或晚稻通常在秋季(9~10月)收获, 对应“秋收”。秋播作物需耐寒越冬,油菜是南方典型秋播作物(秋季播种,次年春收)。 冬小麦在北方更常见,重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