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浙江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的迅速生长发育时期,需要适量补充钙、锌等。这里的“钙”“锌”指的是( ) A.单质 B.元素 C.离子 D.原子 2.下列有关分子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再分 B.只有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数目和种类不会变 D.原子构成分子,原子的体积质量一定比分子小 3.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复杂事物,仔细观察四幅图片,不属于模型的是( ) A.甲烷分子 B.浙江省疾控中心标识 C.原子结构 D.欧姆定律 4.如图表示四种原子的结构模型(“”、“”和“”分别表示电子、中子、质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丙的核电荷数不同 B.甲、丙为同一种原子 C.乙、丁属于同一种元素 D.甲、乙互为同位素原子 5.一个事物可用多种方式来表述它。下列关于物质“二氧化碳”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 A.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构成 C.二氧化碳可以用化学式CO2表示 D.二氧化碳的微观模型可用题图表示 6.科学家利用碱性膜、锞和二氧化锰电极制成尿素燃料电池,只要吸入尿液,就能获得电能,并产生水、氮气和二氧化碳。尿液中的尿黄也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已知尿素的化学式为CO(NH2)2,其中表示氮元素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2024年中国钠电池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钠电池的高能量密度,使其成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理想选择。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钠原子的质子数为23 C.钠的原子质量为22.99 D.钠原子与钠离子质量几乎相等 8.伐薪烧炭南山中,是白居易所写的《卖炭翁》中的诗句,而竹炭的吸附能九是木炭的五倍以上,其主要成分竹炭纤维的化学式可表示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砍伐竹子、烧炭、竹炭净化室内空气都属于物理变化 B.竹炭纤维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36:5:40 C.竹炭的吸附性和可燃性都属于竹炭的化学性质 D.每个分子中含有5n个 分子 9.“人造树叶”是一种新型材料。光照时,二氧化碳和水在“人造树叶”的催化下反应生成氧气和乙醇(C2H6O),其微观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B.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是不可分的 C.参加反应的CO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2:3 D.图中生成物均是化合物 10.已知一个SO2分子的质量为n千克,一个SO3分子的质量为m千克(设两分子中的硫原子和氧原子分别相同),若以一个氧原子质量的 1/16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16m/m-n B.16n/m-n C.16n/n-m D.32n/m-n 11.1个12C原子(含6个质子、6个中子)的质量为 akg、1个18O原子(含8个质子, 10个中子)的质量为 bkg,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18O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B.12C与18O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 C.18O中质子的质量约为9g D.1个由12C和18O组成的分子含22个电子、26个中子 12.下列关于数字“2”的化学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A.:表示一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元素 B.:表示2个氢氧根离子 C.:表示钙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D.:表示氢气中含有2个氢原子 1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科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微观图示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数目均发生改变 B.反应物甲属于化合物,乙属于单质 C.乙和丁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一样 D.生成物丙是由原子构成的 14.某同学学了元素和物质的知识后,进行知识梳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Fe3O4>Fe2O3>FeS 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