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52165

2025年中考化学典型易错选择题(解析版)

日期:2025-04-21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69次 大小:78556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年,中考,化学,典型,易错,选择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中考化学典型易错选择题 类型一、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 【避错大招】 错误类型 错误原因解读 宏观与微观思想 物体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变化。 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变化而改变,分子本身大小不变。 氧化汞分解为汞和氧气时,认为分子不可再分。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如氧化汞分子分解为汞原子和氧原子)。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仅因氧原子数目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导致性质差异(如CO和CO2的分子结构不同)。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碳原子种类不同。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导致性质差异。 汞柱上升是因汞原子体积增大。 汞原子间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氢、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电子数不同。 质子数不同决定元素种类。 分类思想 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有可能是混合物,也可能是单质。 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含氧化合物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包含氧化物。 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属于有机物 但是CO、CO2、H2CO3和碳酸盐具有无机物的特点,通常把它们看做无机物。 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也可能由不同种原子构成混合物,如合金 纯净物与混合物判断 冰水共存物 :本质为同一种物质(H2O不同状态),属于纯净物。 石墨与金刚石 :均为碳单质,但混合后属于混合物。 守恒思想 忽略反应物是否完全参与反应 1g H2与10g O2混合点燃,生成水的质量是多少?H2与O2反应质量比为1:8,O2过量,H2完全反应后仅生成9g水。 忽略气体或沉淀的质量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后总质量减少,是否违反质量守恒?生成CO2逸散到空气中,未计入总质量,实际反应前后总质量守恒 误判反应后元素种类或质量 某物质燃烧生成CO2和H2O,能否确定含C、H、O元素?氧气可能参与反应,只能确定反应物含C、H元素,O可能来自氧气 原子数目守恒判断错误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是否改变?原子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仅重新组合 认为反应物总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物总质量(未考虑物质是否完全反应) 需根据实际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计算。 控制变量思想 没有控制单一变量 研究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时,需要先控制其他因素不变,集中研究其中一个因素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未选择有效对照实验,导致无法验证单一变量影响。 验证MnO2对H2O2分解的催化作用时,仅对比有无MnO2的两组实验,未排除温度或浓度变化的干扰。 正确方法 :需增加“仅加热H2O2溶液”的对照组,确保变量唯一(是否添加催化剂) 仅通过一次实验就得出普遍性结论,忽略其他可能因素。 正确方法 :需多次实验并控制变量(如酸浓度、金属形态相同),再综合分析。 将“某条件存在时现象发生”等同于“该条件是唯一影响因素”。 铁在纯氧中燃烧,得出“氧气浓度是燃烧的必要条件”,忽略温度是否达到着火点。 正确方法 :需设计多组实验验证各条件是否独立影响结果(如固定温度仅改变氧气浓度) 模型思想 认为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电子数时一定是原子 未考虑是否为离子。判断“Cl 的结构示意图是否正确”(需注意最外层电子数是否达到8)。 认为“物质由分子构成”是绝对结论(如金属由原子直接构成) “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氧分子?”(臭氧含O3分子,氧气含O2分子)。 【易错通关】 1.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 B.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氧、锌 C.混合物:空气、冰水共存物 D.复合肥料:硝酸钾、磷酸二氢铵 2.分类是化学学科常见的思想方法之一、如图呈现的物质分类关系中,①与②是并列关系,③包含在②中。若②是纯净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可以是冰水混合物 B.②可以是澄清石灰水 C.③不可能是硫粉 D.③可以是氧化钙 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