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52410

人教版(2024)物理 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 内能 章末复习课件(26页ppt)

日期:2025-04-20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40次 大小:37565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2024,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
    (课件网) 第十三章 内能 R·九年级全一册 章末复习 知识框架 内能 热量 比热容 热量 定义 单位 比热容 定义 单位 公式 决定因素 应用 热量的计算 吸热公式 放热公式 分子动理论 物质的构成 分子热运动 分子间的作用力 扩散现象 影响因素 内能 定义 影响因素 改变方式 做功 热传递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热量 比热容 (1)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热的多少叫作热量。 1.热量 (2)符号:Q (3)单位:焦耳(J) 热量是过程量,不是状态量,可说“放出热量”或“吸收热量”,不能用“具有”或“含有”来表述。 (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_____与它的_____和_____乘积之比,叫作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___表示。 2.比热容 吸收的热量 质量 升高的温度 c (2)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_____ J/(kg · ℃) (3)公式:_____ (4)物理意义:反映物质吸、放热本领的大小 (5)决定因素:物质的_____、_____ 种类 状态 (6)水的比热容大的应用:调节温度、作为导热介质 3.热量的计算 吸热公式:_____ 放热公式:_____ Q吸=cm(t -t0) Q放=cm(t0-t) 注 意 ①单位:Q→J、c→J/(kg·℃)、m →kg、t、t0 → ℃ 升高(降低)到t ℃ → 末温为t ℃; 升高(降低)了t ℃ → 温度差 t = t ℃ 。 ②审题: 例1 选用水来冷却拖拉机的发动机,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容____(填“大”或“小”)。如果水箱装有质量为20kg的水,水温从20℃上升到70℃,水吸收了_____J的热量。[c水=4.2×103J/(kg· ℃)] 大 4.2×106 例2 “睡前常洗热水脚,舒筋活络睡眠好。”小丽需用温度为40℃的水泡脚,便把90℃的热水与3kg、20C的冷水混合。设混合过程中没有热量的损失,求:[c水=4.2×103 J/(kg· ℃)] (1)冷水吸收的热量。 (2)所需热水的质量。 解:(1)冷水吸收的热量 Q吸 = c水m1(t -t1)= 4.2×103J/(kg·℃)×3kg×(40℃-20℃)= 2.52×105J (2)混合过程中没有热量损失,所以热水放出的热量等于冷水吸收的热量。即Q放= Q吸=2.52×104J,则所需热水的质量 知识点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1.物质的构成 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_____、_____等构成的。 分子 原子 2.扩散现象 (1)定义:_____的物质在相互_____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不同 接触 (2)影响因素:扩散的快慢与_____有关,温度越___,扩散得越快。 温度 高 (3)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_____ _____;② 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无规 则的运动 ①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_____构成的; 3.分子动理论 ②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 ③分子之间存在_____。 分子 热运动 引力和斥力 注 意 ①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当斥力大于引力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当斥力小于引力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②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的作用范围很小,只有分子彼此靠得很近时才能产生,分子间距离太大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例3 总复习阶段,善于思考的乐乐结合生活现象对分子动理论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春雨润万物,冬雪披素衣。水分子间距不同表现为雨、雪不同物态 B.5月的街头,杨花飞絮随风舞,好似雪花满天飞,这不属于分子热运动 C.临近中午,食堂菜香四溢,香味分子跑到空气分子的间隙中去了 D.我看着照片中满池的荷花,仿佛闻到了荷花的芬芳,这属于扩散现象 D 知识点3 内能 1.内能 (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_____与分子_____的总和。 动能 势能 (2)单位:_____,符号____。 焦耳 J (3)影响因素:_____、质量、体积、状态及物质的种类等。 (4)改变方式:_____和_____。 做功 热传递 (5)特点:一切物体在任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