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52712

13《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51张PPT)

日期:2025-04-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0次 大小:591081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最后一次讲演,课件,51张,PPT
  • cover
(课件网) 这是扮演的谁呢?他又在干什么呢? 新课导入 第一课时 13 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 作为学者和诗人,他,潜心贯注,目不窥园,兀兀穷年,沥尽心血,。他,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作为民主战士,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①点明文章内容,设置悬念,引起兴趣; ②语言沉郁而慷慨,富有气势; ③点明体裁。 背景介绍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当局阴谋发动内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民主和平,反动独裁和内战,开展了蓬勃的爱国民主运动。国民党当局为了镇压这一运动,制造白色恐怖,屠杀爱国民主人士。1946年7月11日,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被特务暗杀。 闻一多是第二个暗杀对象,他毅然出席了15日举行的李公朴先生追悼大会,他事先没准备发言,但面对会场上特务们的无理取闹和嚣张气焰乙他忍无可忍,拍案而起,走上讲台,发表了这篇义正词严的讲演。 当天下午,他就被暗杀。课文是这次讲演的记录整理稿。所以称为“最后一次的讲演”。 13 最后一次讲演 1.了解与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了解演讲词的特点, 理解即兴演讲的特点。积累生字词。 2.结合时代背景,领会课文的内容,把握演讲者的观点。揣摩语言; 3.注意演讲者的语气语调,感受演讲者强烈的爱憎情感。 学习目标 闻一多(1899—1946),现代诗人、学着和战士,湖北浠水人。 有诗集:《红烛》《死水》。臧克家写过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被选入教材。 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1946年7月17日毛泽东、朱德同志在唁电中称赞他:“为民主而奋斗,不屈不挠,可敬可佩。”周恩来同志在悼词中写道:“心不死,志不绝,和平可期,民主有望,杀人者终必覆灭。” 走近作者 释题 从文题《最后一次讲演》中的“ ”可知这是一篇 ,作者是 ,闻一多是谁?又为何是他的“最后一次讲演”? 讲演 演讲稿 闻一多 讲演词,也叫演讲词、演说词,它常在各种大型的群众集会或较为隆重的场合使用,而且讲话人所讲的都是些较为重大的问题或是讲话人就某个专门问题进行的论述。讲演词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的作用,它可以把讲演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文体常识 讲演词的特点:1.有的放矢,考虑听众。 2.观点集中、鲜明。 3.理论联系实际。 4.语言通俗,感情深厚。 演讲要求: 1.发音正确,声音响亮,句读分明,不读破句。 2.突出重音,掌握节奏。 3.感情充沛,慷慨激昂,爱憎分明,引起共鸣。 演讲词有三种类型:①叙事型: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以适当的议论、说明和抒情,表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②说理型: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正确深刻的论点、确凿充足具有说服力的论据,进行富有逻辑性的论证。③抒情型:以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抒发演讲者爱恨悲喜等强烈感情,以“情”来开启听众的心灵。 闻一多(1899-1946),现代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字三友,号友山,原名闻家骅,笔名闻亦多、闻一多,湖北浠水人,出身“世家望族,书香门第”,曾著有诗集《红烛》、《死水》,诗论《新诗格律》及学术著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等。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作者简介 背景简介 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政府内外勾结,疯狂策划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妄图使中国永远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这种倒行逆施,自然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反内战、反独裁”的爱国主义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国民党反动派冒天下之大不韪,一方面撕毁政协会议,派兵向解放区大举进攻;另一方面,在他们暂时统治的区域制造白色恐怖,甚至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