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52826

小学音乐湘艺版(2024)一年级下册 第十一课 唱歌、律动 小白船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4-3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63次 大小:168458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小学,唱歌,教学设计,小白,律动,第十
    小学一年级下期音乐(湘艺版) 第十一课 唱歌、律动 《小白船》教学设计 目录 一、教材分析 4 (一)教学内容 4 (二)教材地位 4 (三)教学价值 4 二、学情分析 4 (一)认知特点 5 (二)已有基础 5 (三)潜在难点 5 三、学习目标 5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6 (一)教学重点 6 (二)教学难点 7 五、教学资源 7 (一)教具准备 7 (二)教学环境 7 六、教学方法 7 (一)情境教学法 7 (二)多感官体验法 8 (三)分层指导法 8 七、 教学过程 8 八、 板书设计 14 九、教学评价 14 (一)评价维度 14 (二)评价方式 15 十、教学反思 15 (一)预期效果 15 (二)可能问题与改进措施 16 (三)特色亮点 16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小白船》是湘艺版一年级下册第十一课的唱歌与律动课,为朝鲜民歌(原名为《半月》),由尹克荣词曲。歌曲为 3/4 拍,中速优美地,旋律起伏流畅,宛如小船在夜空中摇曳。歌词以 “小白船”“桂花树”“白兔” 等意象描绘了静谧的夜空景象,充满浪漫想象与童真童趣,传递出对美好梦境的向往。 (二)教材地位 本课与《闪烁的小星》形成二拍子与三拍子的对比教学,通过感受 3/4 拍的韵律美,培养学生对不同节拍的感知能力,为后续学习抒情类歌曲和音乐表现奠定基础。 (三)教学价值 音乐本体:掌握 3/4 拍的强弱规律(强 - 弱 - 弱),体会连音线的连贯唱法,感受歌曲的抒情性与旋律线条美。 文化理解:了解朝鲜民歌的风格特点,拓宽音乐文化视野,培养多元文化包容意识。 实践能力:通过体态律动、纱巾表演等方式,提升身体协调性与音乐表现力,激发创造力。 二、学情分析 (一)认知特点 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喜欢通过故事、游戏、律动等直观形式学习,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约 15-20 分钟),但模仿能力强,对音乐中的节奏、旋律和意境充满好奇心。 (二)已有基础 知识:已接触过 2/4 拍歌曲(如《闪烁的小星》),能模唱简单旋律,掌握 “X”“XX” 等基础节奏型。 技能:具备初步的身体律动能力,但对 3/4 拍的强弱区分和连贯气息控制较弱。 兴趣:对 “小船”“星空” 等主题充满想象,喜欢动手操作(如折纸、纱巾)和角色扮演。 (三)潜在难点 节拍感知:3/4 拍 “强 - 弱 - 弱” 的韵律感需要通过反复体验才能准确把握。 情感表达:用连贯、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出静谧、梦幻的意境对学生有一定挑战。 三、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具体目标 文化自信 1. 知道《小白船》是朝鲜民歌,感受不同国家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 2. 通过歌曲意境的体验,萌发对自然美和想象世界的热爱。 语言运用 1. 用 “优美”“宁静”“轻轻摇晃” 等词汇描述歌曲情绪。 2. 有节奏地朗读歌词,体会 “蓝蓝天”“银河流” 等语言的韵律美。 思维能力 1. 通过画旋律线、分句聆听,发现歌曲的乐句结构(4 个乐句)和旋律起伏规律。 2. 尝试为歌曲创编简单的肢体动作,培养音乐与动作的协调思维。 审美创造 1. 用自然、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出夜空的静谧与小白船的飘逸感。 2. 借助纱巾、身体律动等形式,创造性地表达对歌曲意境的理解。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感受 3/4 拍 “强 - 弱 - 弱” 的节奏韵律,能用声势动作和体态律动表现歌曲。 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体会连音线的唱法,表现歌曲的优美意境。 (二)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 3/4 拍的强弱规律,避免将节奏唱成 “强 - 强 - 弱” 或 “松散无序”。 通过声音和动作的配合,细腻表达歌曲的梦幻感与抒情性。 五、教学资源 (一)教具准备 多媒体:星空与小船动画视频、歌曲音频及乐谱 PPT、朝鲜民歌文化简介短片。 乐器与道具:碰铃(用于强拍提示)、纱巾(每人一条,蓝色或白色)、折纸船(课前折好)、旋律线图谱(手绘或 PPT 动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