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实验活动3 盐类水解的应用 一、实验准备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盐类水解原理的认识。 2.了解盐类水解的广泛应用,体会化学的价值。 (二)实验原理 通过探究外界条件的改变对FeCl3和Na2CO3水解程度的影响,加深对盐类水解原理的认识。 (三)实验用品 试管、试管夹、试管架、胶头滴管、烧杯、药匙、量筒、铁架台(带铁圈)、陶土网、酒精灯、火柴。 蒸馏水、FeCl3晶体、浓盐酸、饱和Na2CO3溶液、饱和FeCl3溶液、1 mol·L-1 Al2(SO4)3溶液、泥土、植物油。 二、探究过程 (一)实验步骤 1.向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FeCl3晶体,然后加入5 mL蒸馏水,振荡,观察并记录现象。再向试管中加入2 mL浓盐酸,振荡,观察并记录现象。 2.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 mL混有少量泥土的浑浊水,然后向其中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饱和FeCl3溶液、2 mL 1 mol·L-1 Al2(SO4)3溶液,振荡。把三支试管放在试管架上,静置5 min,观察并记录现象,同时进行比较。 3.向一个烧杯中加入40 mL蒸馏水,加热至水沸腾,然后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观察制得的Fe(OH)3胶体。 4.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 mL饱和Na2CO3溶液,然后各滴入2~3滴植物油,振荡。将其中的一支试管加热煮沸一会儿,然后再振荡。把两支试管中的液体倒掉,并用水冲洗试管,比较哪支试管的内壁更干净。 (二)数据处理 实验 序号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步骤1 步骤2 1 向试管中加入FeCl3晶体+5 mL蒸馏水,振荡 再加入2 mL浓盐酸 溶液颜色变 浅 实验 序号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步骤1 步骤2 2 向试管中加入5 mL混有少量泥土的浑浊水 加入2 mL饱和FeCl3溶液 溶液迅速变 澄清 向试管中加入5 mL混有少量泥土的浑浊水 加入2 mL 1 mol·L-1的Al2(SO4)3溶液 溶液迅速变 澄清 向试管中加入5 mL混有少量泥土的浑浊水 不加任何试剂 溶液缓慢变 澄清 实验 序号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步骤1 步骤2 3 向烧杯中加入4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 逐滴加入5~6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得到 红褐 色液体 实验 序号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步骤1 步骤2 4 向试管中加入5 mL饱和 Na2CO3溶液 滴入2~3滴植物油,加热煮沸,振荡,倒掉,冲洗 试管内壁 干净 (无油状物质附着) 向试管中加入5 mL饱和 Na2CO3溶液 滴入2~3滴植物油,振荡,倒掉,冲洗 试管内壁 附着油状物质 (三)注意事项 水解程度是微弱的,实验过程中溶液浓度要适当。 三、思考与交流 1.根据实验结果,说明实验室中应该如何配制FeCl3溶液。 提示:为了抑制Fe3+水解,防止配制的FeCl3溶液浑浊,一般将FeCl3晶体溶于适量的浓盐酸中,再加水稀释到所需浓度。 2.写出实验过程中有关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四、拓展实验 (一)探究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实验序号 实验过程 pH变化 1 烧杯中加入50 mL 1 mol·L-1的Na2CO3溶液并测定溶液pH — 2 加热 增大 3 加入少量CaCl2固体 减小 4 先慢慢加入少量Na2CO3粉末,再慢慢加入少量NaHCO3粉末 先增大 后减小 5 先慢慢加入少量NaHCO3粉末,再慢慢加入少量Na2CO3粉末 先减小 后增大 (二)思考与交流 1.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什么 2.实验4中溶液的pH先增大后减小的原因是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