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 盐类水解的应用 课后·训练提升 基础巩固 1.氯化铵晶体溶于重水(D2O)中,溶液呈现酸性,下列叙述的原因中正确的是( )。 A.N水解生成NH3·H2O和HD2O+ B.N水解生成NH3·DHO和HD2O+ C.N水解生成NH3·D2O和HD2O+ D.N水解生成NH3·DHO和D3O+ 答案:D 解析:N在重水中发生水解生成NH3·DHO,同时D2O结合D+形成D3O+。 2.在一定条件下,Na2S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S2-+H2OHS-+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 B.升高温度,增大 C.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减小 D.加入CuSO4固体,HS-浓度增大 答案:B 解析:某确定物质的水解平衡常数仅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则稀释时平衡常数不变,A项错误;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温促进水解,平衡正移,c(S2-)减小,c(HS-)增大,所以增大,B项正确;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增大,C项错误;加入CuSO4固体,铜离子结合硫离子生成硫化铜沉淀,水解平衡逆向移动,HS-浓度减小,D项错误。 3.将下列固体物质溶于水,再将其溶液加热、蒸发结晶、再灼烧,得到化学组成与原固体物质相同的是( )。 ①胆矾 ②氯化铝 ③硫酸铝 ④碳酸氢钠 A.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胆矾的组成为CuSO4·5H2O,溶于水得CuSO4溶液,因硫酸难挥发、蒸发结晶、再灼烧得CuSO4;碳酸氢钠灼烧得碳酸钠;AlCl3发生水解反应:AlCl3+3H2OAl(OH)3+3HCl,加热时HCl不断挥发,平衡右移,不断生成Al(OH)3,灼烧得Al2O3;Al2(SO4)3溶液中Al3+发生水解,因硫酸难挥发,最终仍得Al2(SO4)3。 4.常温下,某酸HA的电离常数Ka=1×1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A溶液中加入NaA固体后,减小 B.常温下,0.1 mol·L-1 HA溶液中水电离的c(H+)为10-13 mol·L-1 C.NaA溶液中加入HCl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存在关系:2c(Na+)=c(A-)+c(Cl-) D.常温下,0.1 mol·L-1 NaA溶液中A-的水解常数为1×10-9 答案:D 解析:为A-的水解常数,加入NaA固体后,由于温度不变,则水解常数不变,A错误;由于HA为弱酸,则常温下0.1 mol·L-1 HA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小于0.1 mol·L-1,水电离的c(H+)一定大于 mol·L-1=10-13 mol·L-1,B错误;NaA溶液中加入HCl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的NaCl和HA的物质的量相等,因为A-发生水解反应生成HA,所以2c(Na+)=c(A-)+c(HA)+c(Cl-),即2c(Na+)>c(A-)+c(Cl-),C错误;NaA的水解常数Kh==1×10-9,D正确。 5.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pH=7的NH3·H2O与NH4Cl的混合溶液中:c(Cl-)>c(N) B.pH=2的一元酸和pH=12的一元强碱等体积混合:c(OH-)=c(H+) C.0.1 mol·L-1的硫酸铵溶液中:c(N)>c(S)>c(H+) D.0.1 mol·L-1的硫化钠溶液中:c(OH-)=c(H+)+c(HS-)+c(H2S) 答案:C 解析:根据电荷守恒,pH=7时,c(H+)=c(OH-),则c(N)=c(Cl-),A项错误;B项,若酸为强酸则正确,若酸为弱酸则溶液显酸性,c(H+)>c(OH-),错误;盐的水解程度比较小,故c(N)>c(S)>c(H+),C项正确;根据质子守恒得,c(OH-)=c(H+)+c(HS-)+2c(H2S),D项错误。 6.已知25 ℃时HCN的电离常数K=6.2×10-10。在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HCN和NaCN的混合溶液中,经测定溶液呈碱性。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c(CN-)>c(Na+) B.c(CN-)>c(HCN) C.c(HCN)+c(CN-)=0.2 mol·L-1 D.c(CN-)+c(OH-)=0.1 mol·L-1 答案:C 解析:HCN的电离常数为6.2×10-10,说明HCN为弱酸。溶液呈碱性,说明CN-的水解程度大于HCN的电离程度,因此c(Na+)>c(CN-),c(CN-)0.1 mol·L-1,D项错误。 7.某酸性溶液中只有Na+、CH3COO-、H+、OH-四种离子。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该溶液由pH=3的CH3COOH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而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