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化学反应与电能 第一节 原电池 第1课时 原电池 课后·训练提升 基础巩固 1.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C.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该极被还原 D.原电池工作时,电流的方向是从负极到正极 答案:B 解析:A项,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可能是两种不同的金属,也可能是导电的非金属(如石墨棒)和金属等,错误;B项,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正确;C项,在原电池中,负极上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错误;D项,原电池放电时,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到负极,错误。 2.在如图所示的8个装置中,能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A.①④ B.③⑤ C.④⑧ D.②④⑥⑦ 答案:D 解析:根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可知:①中只有一个电极,③中两电极材料相同,⑤中酒精不是电解质,不能导电,⑧中两电极材料相同且未形成闭合回路,故①③⑤⑧均不能构成原电池,不能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将铁片和银片用导线连接放置在同一稀盐酸中,并经过一段时间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负极有Cl2逸出,正极有H2逸出 B.负极附近Cl-的浓度减小 C.正极附近Cl-的浓度逐渐增大 D.溶液中Cl-的浓度基本不变 答案:D 解析:在该原电池中,Fe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Ag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所以负极无Cl2逸出,原电池中Cl-移向负极,所以负极附近Cl-的浓度增大,正极附近Cl-的浓度减小,但整个溶液中Cl-的浓度基本不变。 4.如图所示,盐桥中装有含KCl饱和溶液的琼胶。下列有关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铜片上发生氧化反应 B.取出盐桥后,电流计指针依然发生偏转 C.反应中,盐桥中的K+会移向CuSO4溶液 D.反应前后铜片质量不改变 答案:C 解析:左侧Cu2+放电,发生还原反应,铜电极上有铜析出,铜片质量增大,A项、D项错误;取出盐桥后,不能形成闭合回路,无电流,指针不偏转,B项错误;原电池中,盐桥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C项正确。 5.M、N、P、E四种金属:①M+N2+N+M2+ ②M、P用导线连接放入硫酸氢钠溶液中,M表面有大量气泡 ③N、E用导线连接放入E的硫酸盐溶液中,电极反应为E2++2e-E,N-2e-N2+。四种金属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P、M、N、E B.E、N、M、P C.P、N、M、E D.E、P、M、N 答案:A 解析:由①知,金属活动性M>N;M、P用导线连接放入硫酸氢钠溶液中,M表面产生气泡,M作原电池正极,金属活动性P>M;N、E构成的原电池中N作负极,金属活动性N>E。 6.为将反应2Al+6H+2Al3++3H2↑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下列装置能达到目的的是(铝条均已除去了氧化膜)( )。 答案:B 解析:A项电解质溶液为NaOH溶液,Al与之反应实质不是与H+反应,生成物是[Al(OH)4]-而不是Al3+;C项Al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D项没有形成闭合回路,不能形成原电池。 7.下列反应不能用于设计原电池的是( )。 A.Cu+2AgNO3Cu(NO3)2+2Ag B.2Fe+O2+2H2O2Fe(OH)2 C.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D.2H2+O22H2O 答案:C 解析:C项为吸热反应,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不能用于设计原电池。 8.将等质量的两份锌粒a、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中,同时向a中加少许胆矾晶体,下列各图表示产生氢气的体积V(L)与时间t(min)的关系正确的是( )。 答案:A 解析:向a中加入少许胆矾晶体,则有Zn+Cu2+Cu+Zn2+,消耗一部分Zn,所以产生H2的量较少,但生成的Cu与Zn又组成锌铜原电池,增大反应速率,因此曲线的斜率大。 9.A、B、C、D四种金属按下表中的装置图进行实验。 编号 甲 乙 丙 装置 现象 A不断溶解,经检验生成二价离子 C的质量增大 A上有气泡产生 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