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53543

考点2 词语解释、文体知识(讲+练)(安徽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5-04-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4次 大小:13810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考点,解析,原卷版,专用,安徽,知识
    考点2 词语解释、文体知识(4-6分) ●安徽五年考情分析 年 份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话 题 热点信息:县域旅游(综合性) 生态环保:湿地(偏说明) 生态环保:保护生物多样性(议论、说明) 先进科技:“天问一号”探测器(偏说明) “五育”文化:劳动教育(偏议论) 分 值 17 16 17 17 17 价值 导向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信息。 引导学生注重保护生态环境。 引导学生重视保护生物多样性。 引导学生提升科学素养,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认同感。 引导学生及学校、家长注重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 考 点 文意理解辨析、词语解释、行文思路、提建议 信息迁移运用、文体知识类、信息提取与概括 文意理解辨析、文体知识类、行文思路、提建议 文意理解辨析、文体知识类、信息提取与概括 文意理解辨析、文体知识类、信息提取与概括、拓展探究 总结 安徽中考连续六年考查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分值为16~18分。2022年开始不倾向于考查某一种文体,且首次选取了四则材料,其中首次出现跨学科材料。2024年由纯文字的形式变成文字+图(表)形式,且不设置考查文体知识性题目。六年均设置了4道题,其中选择题1道,简答题3道。设置的考点主要有信息迁移运用、文意理解辨析、提取整合信息、分析说明(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梳理行文思路和拓展探究材料内容。2023年,首次将古诗与阅读结合考查。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考查已成为一种趋势,要关注热点信息。除了常规考点以外,还要关注跨学科设问、开放性设题。 考向1 词语解释 (2024·安徽·中考真题·节选) 材料三 ①如今的游客更在意体验一种有趣有益的生活方式。对于常年处于快节奏都市生活的人来说,更加向往可以让自己慢下来的地方。亲近自然的县域地带,无疑是另一方治愈心灵的小世界,诸如登山、漂流、骑行、露营等户外运动的开展,也更容易实现。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12月以来,10个省份共新增127家4A景区,其中65%分布于县或县级市。县域旅游,在经济上更有性价比,在体验上更能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再加上诸多“宠客”措施,县城和游客的双向奔赴也就顺理成章了。 ②当然,相比大城市,县城仍有一些不足之处。一些“后起之秀”还应完善游客服务中心、旅游道路、厕所等配套设施,积极营造透明,诚信的旅游消费环境。迎得进人,也要留得住心。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相信更多的县城,也已经在路上。 (摘编自《小县城跑赢大都市!旅游“出圈秘籍”是啥?》,央视新闻网2024年5月9日) 结合材料三,解释加点词语“双向奔赴”在文中的含义。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①最近,很多年轻人在讨论一个词:躺平。“躺平”的含义各有说法,既有“随便你怎么搞,我都古井不波”的顺从,也有“把自己置于低位,不去期待任何收获”的放弃。大部分喊着“躺平”的年轻人,也就是喊喊,算是自我拥抱一下,给自己找个喘息的间隙。但也有一些年轻人,开始了实际行动,通过降低物质消费,来减少自己的劳动付出。 ②年轻人间歇性、短暂地“躺平”,其实不需大惊小怪。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这个社会具有多样性,年轻人选择的生活方式也具有多样性,社会需要允许有让年轻人喘息的空间存在。但年轻人要明白一件事:竞争、压力、辛苦,这是大家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如果你觉得无论怎么奋斗,都看不到一个光明的未来,那你就需要理清:你想要的未来,是怎样的未来?有没有远超你的实力?你所认为的自我努力,是否只是机械地劳动,你在这些劳动中是否思考过如何突破? ③作为一个“社会人”,永远“躺平”并不现实,人的成长,离不开压力。每一代的年轻人,都会面临压力。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人们会为吃饱肚子甚至为生命安全愁苦,有理想、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