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54179

2025届青海省西宁市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卷(PDF版 无答案)

日期:2025-04-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3次 大小:17105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5届,青海省,西宁市,高三下,三下,学期
  • cover
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西宁市高三年级复习检测(一) 历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 位号填写在本试卷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涂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题目要求的。 1.位于甘肃省秦安县的大地湾遗存包含五个文化期,据今约为7800-4800年,上下跨越三 ·年左右。在大地湾一期文化(距今7800-7300年)灰坑中,采集到一批碳化植物种子一 本科的黍和十字花科的油菜籽,在我国出土的同类标本中时代最早。其中的黍与国际上 为时代最早的希腊出土的黍标本年代相当。这说明大地湾是 A.中国原始农业领先于世界的佐证地 B.中国黍经丝绸之路传人希腊的起点 C.世界原始农业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D.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地和种植地 2.先秦贵族尚马车贱牛车,此风秦汉犹存。及至东汉晚期,天子至士大夫皆以牛车慢稳、宽敞 严密,可障帷设几、任意坐卧而竞相乘坐,乘牛车出行遂成风尚。这种“风尚”反映了当时 A.日益衰颓的政治气象 B.戒奢尚俭的社会风气 C.重农崇耕的思想观念 D.豪强势重的政治现实 历史试卷·第1页(共8页) 3.西北地区出土的魏晋时期的简纸文书及碑刻资料,绝大部分用汉字书写且与内地通行的文 书体式基本一致,如楼兰遗址出土的“李柏文书”是西域长史李柏慰劳西域诸邦国时写给焉 耆王等人的书信,而且符合魏晋书仪。这表明魏晋时期 A.西域管理措施完善 B.民族关系趋向稳定 C.文书制度全国通行 D.汉字文书得到推广 4.图经又称图记、图志,“图以绘其形,志以记其事”。南宋时,图与志分开发展,图的方向产生 了许多保图、都图、县图,志则发展为方志渐成“一方之史”。图与志的分化 A.凸显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B.体现了海防意识的增强 C.适应了社会治理的需要 D.促进了史学体例的创新 5.元朝“犬牙交错”的行省划界,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要的做法,打破各行省的自然地理年 元,人为造成省界间相互交错的地理格局。比如腹里地跨太行山东西两侧,陕西行省跨越梨 岭,河南江北行省跨越淮河,江西行省、湖广行省跨越南岭。这种做法是为了 A.促进民族交融 B.防止地方割据 C.促进经济交流 D.扩大行省区域 6.在明代,庶民袖小衣短,“去地五寸”,以利劳作之便;生员袖大衣长,“去地一寸”,体现斯立 之气。生员服饰颜色和制式隐含“规言矩行”“比德于玉”等意。这反映了当时 A.等级森严的阶级结构 B.科举制度限制社会流动 C.重文抑农的政治倾向 D.理学对社会生活的规制 7.右图是1910年刊登在《神州日报》上的漫画《上下相蒙》。该漫画意在 A.羯示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B.支持政府的“预备立宪” 法新变 C.唤醒民众民主革命意识 D.讽刺国民的守旧和愚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