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55105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4-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5次 大小:44349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3课,中古,时期,欧洲,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依据马克思唯物史观和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采用“情景—探究—感悟”的教学模式。以“情景”为依托,以“探究”为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走进历史、了解历史,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背景分析 (一)课程标准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本课的课标要求为: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二)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本课属于世界历史中的欧洲封建社会的内容,本课上承罗马帝国,下启欧洲近代史,是欧洲的历史由古代史向近代史过渡的桥梁,在世界史部分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同时,中古时期的欧洲作为中古历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认识中古时期世界文明的多元面貌具有重要作用。本课共分为三个子目,第一子目“西欧封建社会”主要讲述了中古时期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第二子目“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讲述了中古中后期王权的加强、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基督教会在中古时期的发展地位;第三子目“拜占庭和俄罗斯”讲述了拜占庭帝国的发展历程、俄罗斯的崛起。三个子目分别讲述了中古时期欧洲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概况,呈现出中古欧洲文明的多元面貌。(三)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一下学期学生,学生在初中已学过相关内容,对本课的历史史实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辩证思维能力还有待加强,对中古欧洲文明的多元面貌认识不够全面,理性分析中古欧洲封建社会特征的能力较弱。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多种类型的史料,采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因势利导、点拨和矫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辩证分析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地图和时间轴,正确认识中古时期西欧封建制度形成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影响、拜占庭的兴盛与衰亡、俄罗斯的崛起,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的素养。2.通过图片、文字等多种史料,引导学生概括总结西欧庄园与农奴制度的主要内容,中古中后期西欧王权、城市社会和教会的发展状况,理性分析中古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素养。3.通过对比,理解中古时期欧洲社会多元的面貌,感悟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引导学生要理解和尊重世界各民族、各国、各区域不同文化传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中古时期欧洲不同地区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中古时期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中古时期欧洲的多元文明样貌。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PPT(二)教学方法1.教法讲授法、问题教学法、史料探究法2.学法研读史料、归纳总结、合作探究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图片呈现】展示图片,播放视频。向学生介绍这部由奇幻小说《冰与火之歌》改编的中世纪史诗奇幻题材的电视剧《权力的游戏》。奇幻元素的外壳中,这部剧最吸引人的正是其史诗般宏大的世界观构建之下,映射出的欧洲中世纪权力斗争。中古时期的欧洲,确实也是一场“冰与火之歌”,一场“权力的游戏”。 聆听教师介绍,思考中古时期的欧洲与《权力的游戏》中所呈现的社会世界有何相同之处?又何有不同之处。 通过热播美剧的放映,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拉进学生与课堂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课的学习要点 一、效忠与纷争———西欧封建社会 一、封君封臣制度(一)背景【视频展现】观看视频《权力的游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