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55621

9.2法律保障生活 大单元教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19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5次 大小:3955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法律,保障,生活,单元,教案,-2024-2025
  • cover
第四单元 生活在法治社会 9.2 法律保障生活 大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规划 (一)主题名称:生活在法治社会 (二)主题概述: 本单元是七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名称为“生活在法治社会”,简要介绍了法律的基础理解和最常见的自保自护必备的相关法律知识,在设计上,整体基本了解我国法治建设———感知法律作用(对法律的特征没有做学术化阐述)———公民意识初步培养(介绍民法典)———最相关最可能被侵犯的权利(人身权、财产权)———法治观念(违法与犯罪的概念、责任,最重要)。本单元教材内容安排主要从学生视角展开,符合七年级学生实际。 本单元分为“法律为我们护航”“走近民法典”和“远离违法犯罪”三课。第九课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从整体上对我国依法治国的法律体系有所了解,从生活入手简要介绍法律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在高年级逐步渗透和明确,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呈现了教材编写的“螺旋式结构”安排,更为科学。第十课安排最常用的民法典的学习,选取青少年目前最容易受到侵犯的民事权利(生命权、健康权、财产所有权、肖像权、知识产权、隐私权、继承权)进行学习。培养法治意识,懂得依法维权。第十一课主要目的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材明确了不违法的底线,介绍了违法行为的类别及其要承担的责任,明确违法必担责。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低龄化,安排了校园欺凌、网络暴力等常见恶劣事件,分析后果,明确犯罪的特征。大篇幅提供违法犯罪的刑责年龄界定,提醒未成年人避免侥幸心理,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2.通过分析课标及教材内容,梳理本单元知识结构,体现结构化(如下图) (三)主题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是一个处在由儿童向青少年时期过渡的特殊群体,具有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他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思想活跃,但认知能力、思维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发展。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情绪不稳定,叛逆心出现端倪,做事易冲动;遇事开始有主见,勇于怀疑,但往往很片面,对法律、犯罪等内容了解不多,法律意识淡薄,所以容易诱发违法犯罪。 目前,青少年违法犯罪与军火走私、毒品犯罪并列为世界三大公害,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已成为社会治安的一个突出问题:人数逐年增多,低龄化趋势显著,文化程度较低,辍学少年人数上升,暴力型、侵财型犯罪居多,趋于群体性、团伙性。通过本单元对违反法治建设、违法犯罪案例的分析,增强学生的法律敬畏感,提高预防违法犯罪的能力。 (四)开放性学习环境: 法院、图书馆、互联网、多媒体设备、图片和视频等数字资源。 单元学习目标: 1.树立法治观念:让学生知晓法律体系构成,理解法律规范、保障生活的作用,如通过具体案例了解民法典对人身权、财产权的保护;明晰违法行为的类别与后果,像民事违法需承担赔偿责任,刑事犯罪会受到刑罚处罚等,从而树立法律至上、守法用法的意识。 2.培养道德修养:引导学生明白法治与道德相互促进,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等道德准则,例如在交易中遵守承诺,在交往中尊重他人隐私,树立正确价值观,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 3.增强责任意识:使学生意识到自身在法治社会中的责任,学会对自己行为负责,勇于承担法律和社会责任,比如不做违法之事,遇到违法犯罪敢于举报,积极参与法治宣传等,共同维护社会秩序。 单元评价建议: 学习态度 1.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或创意,引发同学积极思考或行动。 2.能代表小组在课堂上发言,分享小组合作成果。 3.在小组合作中善于倾听、尊重他人的观点。 4.自己在小组合作中完成了具体的思考与分享任务,效果良好。 学习程度 知识获取 1.知道保护隐私的重要性;感受法律对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