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55638

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议题式教学课件(共25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19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5次 大小:362357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七年级,法治,道德,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做好人 做好事 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总议题:传统美德,内核何在?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66-68,在课本上标注问题要点。 1.中华传统美德的地位和作用? 2.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 责任意识:通过议学活动的探究,体会中华传统美德强调的“明伦”“尽责”,认识到自己的人伦职责,不仅要担负起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而且要兼济天下,为天下人谋幸福。 政治认同:通过雷锋的事迹分析,体会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知道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核心素养目标 做好人 做好事 环节一 稳家国根基,美德可缺乎? 环节一:稳家国根基,美德可缺乎? 议一议 学习雷锋日全称学习雷锋纪念日,为每年的3月5日。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在人民日报发表,该纪念日由此而来。此后的几十年中,雷锋精神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的代名词。 结合议学情境,请你谈谈时至今日我们为什么还在学习雷锋精神? 提示:有助于我们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 知识小结 1.中华传统美德的地位和作用(P66、P65蓝字、P68) ①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②★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③有助于我们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惑,提升社会道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④中华传统美德是进行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做好人 做好事 环节二 品美德内涵,心灵可荒芜? 环节二:品美德内涵,心灵可荒芜? 议一议 雷锋虽幼年丧母,但这份遗憾化为对身边老人的敬重与关怀;对战友如兄弟,无私分享与帮助。工作上,他对党和人民忠诚,严守职责,言出必行。日常里,他礼貌待人,秉持正义,以助人为乐,视自私为耻。 结合议学情境,请你谈谈雷锋的这些做法蕴含了什么传统美德? 提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的传统美德。 知识小结 2.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P66-P68) (1)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①体现:判断一切是非、善恶、荣辱,都需要明确的标准。“由义为荣,背义为辱。”中华民族一贯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 ②作用:这一荣辱观念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人日用而不觉的道德标准。 环节二:品美德内涵,心灵可荒芜? 议一议 他生活极为简朴,却心怀大爱,辽阳遭遇洪水时,毅然捐出省吃俭用积攒的100元 ,要知道,当时他每月津贴不过几块钱,这一善举饱含对受灾群众的深切关怀。 日常里,他乐于助人,主动又自然。火车上,他为乘客提供帮助,照顾特殊群体,还协助乘务员打扫卫生,用点滴善意温暖他人。雷锋用一生诠释向善,成为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若在火车上遇到乘客求助,你会像雷锋一样帮忙吗? 提示:我定会像雷锋一样帮忙。助人之举能传递温暖,实现自我价值,带动更多人崇德向善,形成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风尚。 知识小结 2.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P66-P68) (2)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①体现:“德者,本也。”“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崇道德、一心向善的优良传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②作用:不断向有美德、有才能、有贡献的人学习,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环节二:品美德内涵,心灵可荒芜? 议学活动 在10-15秒内说出一句能体现“精忠报国、振兴中华” 这种爱国情怀的金句。大家可以回想课本上学过的,或者日常积累的名人名言、诗词等。 爱国金句接力 知识小结 2.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P6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