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县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八年级历史试题卷(闭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一书中指出:“中国政府在1837年、1838年和1839年采取了非常措施,这些措施的顶点是钦差大臣林则徐到达广州和按照他的命令没收、焚毁走私的鸦片。”在这些“非常措施”中,影响最大的是( ) A.缉拿烟贩 B.没收鸦片 C.虎门销烟 D.对英作战 2.某学者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某次运动:“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而挣脱传统的六道轮回。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因此,他们悲壮的事业中又有着一种历史的悲哀。”该运动( ) A.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 B.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C.抗击了八国联军的侵略 D.带有盲目排外落后性 3.如图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搜集的材料。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照片:《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漫画:《慈禧与光绪》 地图:《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图》 书籍:《狂人日记》 A.侵略与抗争 B.近代化探索 C.国民大革命 D.实业与救国 4.徐中约在其《中国近代史》中写道:“1894年的那场‘成中国之巨祸’的大败,让学者、官员甚至是皇帝和皇太后,都认为需要一场更彻底的变革。”这说明,“1894年的那场大败”( ) A.唤醒了国人挽救国家危亡的意识 B.引起了中国社会风俗发生新的变化 C.冲击了中国传统的旧式官僚体制 D.推动了社会文化的革新和思想解放 5.维恩图是一种关系型图表,可以很好地用其比较历史事件。如下图所示,重叠部分是两个历史事件的共同点,应填写( ) A.救亡图存 B.自强求富 C.扶清灭洋 D.三民主义 6.条约规定,“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而且为保证该通道“无断绝之虞”,确定北京、天津、山海关沿线12处由各国“留兵驻守”。这些规定与使馆区驻军特权结合在一起,将中国的心脏部位直接置于列强集体军事控制之下,该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7. 赣州某校八年级历史社团编演了四部课本剧,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第一部:鸦片战争·沉沦的开始 第二部: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的深入 第三部:甲午中日战争·掀起瓜分狂潮 第四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洋人的朝廷 A.民族危机的加剧 B.封建统治的强化 C.西方文化的渗入 D.小农经济的发展 8.在《新青年》的影响下,各地刊物纷纷提出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使这场运动触及的社会面极为广泛。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 A.迈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 B.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C.指明中国革命正确方向 D.掀起全国人民抗日怒潮 9.下列这组油画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其反映的主题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 B.开辟井冈山革命道路 C.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D.开启中国历史新纪元 10.下面是五四运动爆发后社会各界的反应,据此可知五四运动( ) 学生:用切实方法,挽救危亡 工人:自愿全体齐心,即行罢工 商人:吾辈牺牲光阴、金钱,纯自出良心救国之主张 …… A.凝聚了民族力量 B.开启了近代化的历程 C.改变了社会习俗 D.抨击了旧道德旧文化 11.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搜集了一些有关上海的资料。如表中“_____”处应填的是( ) 搜集的资料 探究主题 1.中国工人阶级的主要集中地; 2.俄侨较多,便于掩护苏联使者; 3.陈独秀开展活动的中心; 4.共产国际在华联络点; 5.政治活动十分活跃。 _____于上海的条件 A.护法运动开始 B.护国战争发生 C.五四运动爆发 D.中共一大召开 12.北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