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56078

4.3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课件(共32张PPT)-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日期:2025-04-19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129921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二,第三,必修,选择性,2019,人教
  • cover
(课件网) 科学家在研究稀薄气体放电时发现,当玻璃管内的气体足够稀薄时,阴极就发出一种射线。它能使对着阴极的玻璃管壁发出荧光,这种射线的本质是什么呢? 这种射线称为阴极射线(cathode ray)。对这种射线本质的认识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它是一种电磁辐射;另一种观点认为,它是带电微粒。如何用实验判断哪一种观点正确呢? 新课导入 第3节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英国物理学家J. J. 汤姆孙认为阴极射线是带电粒子流 1、汤姆孙实验装置及实验原理 阴极 ⑵阴极射线通过A、B形成一束细细射线。 ⑶D1、D2之间加电场(或磁场)检测射线的带电性质。 荧光屏 ⑴阴极射线的产生机理:管中残存气体分子中的正负电荷在强电场的作用下被“拉开”(即气体分子被电离),正电荷(即正离子)在电场加速下撞击阴极,于是阴极释放更多粒子流,形成了阴极射线。 阳极 缝隙 金属板 一.电子的发现 学习任务一 阴极射线与电子的发现 2、测定粒子的比荷 ⑴应用带电粒子在恒定电场中的偏转求比荷(电偏转) ①两极板C、D间无电场和磁场时,粒子将打在荧光屏上的O点。 ③在两极板间施加一个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则粒子在荧光屏上产生的光点又回到O点。 ②在极板间施加电压U(上正下负),离开极板区域的粒子将打在荧光屏上的P点 2、测定粒子的比荷 ⑵应用带电粒子在恒定磁场中的偏转求比荷(磁偏转) ①两极板C、D间无电场和磁场时,粒子将打在荧光屏上的O点。 ②在两极板间施加一个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则离开极板区域的粒子将打在荧光屏上的P点。 ③再在极板间施加电压U(下正上负)则粒子在荧光屏上产生的光点又回到O点。 3、汤姆孙发现电子 ⑴阴极射线的本质是带负电的粒子流。 ⑵不同物质都能发射这种带电粒子,它是构成各种物质的共有成分。 ⑶阴极射线粒子电荷量的大小与一个氢离子一样,而质量比氢离子小得多。 后来组成阴极射线的粒子被称为电子 电子的发现是物理学史上的重要事件。人们由此认识到原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本身也有结构。 第一次较为精确测量出电子电荷量的是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利用油滴实验测量出的。 电子的质量m=9.1094×10-31 kg 电子的电荷量e=1.6022×10-19 C 密立根实验发现:电荷具有量子化的特征,即任何带电体的电荷只能是e的整数倍。 密立根 (美国) 4.密立根测电子电量 例1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实验研究发现 ( ) A.阴极射线在电场中偏向正极板一侧 B.阴极射线在磁场中受力情况跟正电荷受力情况相同 C.不同材料所产生的阴极射线的比荷不同 D.汤姆孙直接精确测得了阴极射线粒子的电荷量 学习任务一 A [解析] 阴极射线在电场中偏向正极板一侧,因此阴极射线应该带负电荷,A正确; 阴极射线在磁场中受力情况跟负电荷受力情况相同,B错误; 不同材料所产生的阴极射线的比荷相同,C错误; 汤姆孙并没有直接精确测得阴极射线粒子的电荷量,D错误. 变式1 关于阴极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阴极射线是真空管内由负极放出的质子流 B.阴极射线是在真空管内由正极放出的电子流 C.阴极射线管中的高电压是为了使电子加速 D.阴极射线管中的高电压是为了使电子偏转,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学习任务一 C [解析]阴极射线是在真空管内由负极放出的高速电子流,A、B错误; 阴极射线管中的高电压是为了使电子加速,C正确,D错误. 变式2 [2023·大连二十四中月考] 图为汤姆孙用来测定电子比荷的装置.当极板P和P'间不加偏转电压时,电子束打在荧光屏的中心O点处,形成一个亮点;加上偏转电压U后,亮点偏离到O'点,O'点到O点的竖直距离为d,水平距离可忽略不计.此时在P与P'之间的区域里再加上一个方向垂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