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56420

8.2 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表格式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19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4次 大小:26991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4-2025,七年级,法治,道德,统编,学年
  • cover
七下8.2《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教学设计 科目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下册 题目 《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部分教材围绕“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展开,深入阐释了传统美德的具体行为指向与实践要求。教材着重指出,践行传统美德需要努力成为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的人,这些明确的行为指引,为学生树立了清晰的道德实践标准,使学生对传统美德的理解从抽象概念层面,落实到具体的行动层面。此外,教材强调传承美德的关键在于践行,突出了实践在美德传承中的核心地位,旨在引导学生将对传统美德的认知,转化为实际的行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道德实践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传统美德的意识与能力,助力学生成长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新时代践行者。 学情分析 在家庭和学校教育引导下,学生对传统美德有了一定认识,部分同学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出孝老爱亲、团结友爱的行为,还会在班级活动里展现出集体主义精神。此外,学生借助网络,接触到不少践行传统美德的正面事例,在思想上对传统美德有认同感。但仍有部分学生对传统美德的理解较为肤浅,在复杂的现实情境中,难以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同时,知行脱节的现象较为普遍,学生难以将美德认知转化为持续的行动。受多元文化冲击,部分学生价值观念混乱,对传统美德的认同感和践行积极性降低。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引导学生理解践行传统美德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紧密联系,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践行传统美德的责任感。 2.道德修养:以做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的人为导向,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将传统美德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准则,通过实际行动践行美德,提升自身道德修养,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道德环境。 3.健全人格:帮助学生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学会尊重、理解和关爱他人,增强自我调节与自我约束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全面发展。 4.责任意识:强化学生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意识,让学生明白践行传统美德不仅是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更是对家庭幸福、社会进步、国家繁荣应尽的责任。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承担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教学难点:学会将传统美德落实在生活中 教学过程———主要思路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聚焦微尘行动 请阅读P68生活观察,回答以下问题: “微尘”名字有何而来? 2.“微尘”是一种什么行为? 3.“微尘行动”有何影响? 结论:一对夫妻化名“微尘”在青岛红十字会向灾区捐款,不为名,不图利,以自己的方式热心公益事业,带动越来越多的市民主动参与公益事业,成为诠释爱心的精神符合和青岛公益事业的品牌。 聚焦“中国好人榜” 中华传统美德是进行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今天我们通过中国好人的故事一起去所思,所感,所悟 认真阅读书本教材,了解微尘行动的由来,感受乐于助人的影响作用,之后结合现实生活好人榜的故事,引入本课主题“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聚焦“中国好人榜故事” —凝聚榜样微光,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活动1:走进榜样人物———钢铁女孩“牛钰”(配视频) 从钢铁女孩牛钰身上,你看到了怎样的传统美德?我们应如何践行这种美德? 结论:牛钰说我坚信,万物皆有裂痕,因为那是光照进的地方,也是生命勇敢绽放的希望。从她身上看到了自强不息的美好品德,正如“白日不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