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56517

12 《诗经》二首 课件(共38张PPT)

日期:2025-04-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61664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诗经,二首,课件,38张,PPT
  • cover
(课件网) 12 《诗经》二首 导入新课 1.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长恨歌》 2.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汉乐府《上邪》 上面的诗句是我国古代经典的爱情诗句,读来令人惊艳。《诗经》中也有不少歌咏爱情的诗歌,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关雎》和《蒹葭》,体会其中的深情。 1.了解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把握这两首诗歌的内容。 2.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和赋比兴的手法,体会回环往复的语言特点。 3.体会两首诗歌内在的情韵,感受《诗经》 优美的韵律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学习目标 创作背景 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兼并,夷狄交侵,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反映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面貌的《诗经》,就整体而言,正是这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文学常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被儒家奉为经典,相传为孔子所编订。原本只称《诗》,后世才称为《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到 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遗。”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体制 风(十五国风) 雅(大雅、小雅) 颂(周颂、鲁颂、商颂) 风土之音 朝廷之音 宗庙之音 (各地民谣) (朝会宴饮所用诗歌) (祭祀用乐歌及史诗) 开创现实主义文学传统 1.反映人民大众苦于压迫剥削; 2.反映人民苦于战争和徭役; 3.反映爱情生活和婚姻问题; 4.反映劳动生活; 5.讽刺当权者的荒淫无耻,揭露他们的残暴。 现实主义 五经:汉武帝将《诗》《书》《礼》《易》《春秋》称为五经。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家学子的必读之书。 “风”,又叫国风,是《诗经》的核心内容。“风”和屈原的“离骚”并称为“风 骚”。 本诗选自《诗经·周南》。“周南”指周以南之地,是周公旦的封地,即今河南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一带。《周南》大多数诗是西周末年、东周初年的作品。 听读课文·感悟诗情 整体感知 1.利用工具书、对照文下注释,结合语境,扫清阅读障碍。 2.听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节奏;想象画面,品味意境,读熟成诵。 初读课文,正音释义 关关雎鸠(jū jiū),在河之洲。 窈窕(yǎo tiǎo)淑女,君子好逑(hǎo qiú)。 参差(cēn cī)荇菜(xìng cài),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wù mèi)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zhǎn)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sè)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lè)之。 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淑女:美好的女子。 好逑:好的配偶。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以比兴手法开篇,以立在河洲上和鸣的雎鸠起兴,触景生情,引出淑女是君子喜爱的配偶的情思,这是“兴”的手法;同时雎鸠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间和谐恩爱的,这是“比”的手法。开篇奠定全篇的抒情中心。 本章内容:发现心仪的姑娘。 关关雎鸠 所听 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