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溶质质量分数可以表示浓度,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 2.能进行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学习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有关计算。 难点: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三、教学准备 教学PPT及相关视频。 试剂和器材:无水硫酸铜、烧杯、玻璃棒、蒸馏水、天平、氯化钠、药匙。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导入】展示医院常用到的生理盐水作为素材引导学生关注标签上的0.9%。 【提问】标签上的0.9%所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过渡】这里0.9%指的是溶液的浓度,那么如何定量地表示溶液的浓稀程度呢? 倾听,观看。 联系生活,引入新课。 环节二 新课讲解 【提问】在两杯等量的水中分别加入1勺蔗糖和2勺蔗糖,完全溶解后,你能判断出哪杯水会更甜吗? 【总结】相同的温度,同样多的水,加入2勺蔗糖的水更甜。 【过渡】在生活中,我们有时只要大概知道溶液的浓稀就可以了,可是在实验室或科学生产中就需要确切知道溶液中含有多少溶质,为了表述这个问题,人们引入了浓度这个概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过渡】在实验室中我们要经常配制溶液,下面老师来配制三种浓稀不同的硫酸铜溶液。 【合作探究】在室温下,向三个小烧杯中各加入20 mL水,然后分别加入0.1 g、0.5 g、2 g无水硫酸铜,用玻璃棒搅拌,使硫酸铜全部溶解,比较三种硫酸铜溶液的颜色。 【提问】在这三种溶液中,哪种溶液最浓?哪种溶液最稀?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并填写表格。(注意:1 mL水的质量约为1 g) 【总结】 判断的依据:根据三种溶液的颜色深浅。颜色越深,溶液较浓。 烧杯编号溶液颜色比较溶剂质量/g溶质质量/g溶液质量/gⅠ较浅200.120.1Ⅱ较深200.520.5Ⅲ最深20222.0 【方法导引】一般情况下,对于有颜色的溶液来说,可以根据颜色的深浅判断溶液的浓稀程度。但这种方法比较粗略,当溶液是无色时,不能准确地表明一定量的溶液里究竟含有多少溶质。 【提问】如何比较呢? 【过渡】溶液的浓与稀只能粗略地表明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质的多少,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准确知道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质的质量,即浓度。例如:在施用农药时,如果药液过浓,会毒害农作物;如果药液过稀,则不能有效地杀虫灭菌。因此,我们需要准确地知道一定量的药液里所含农药有效成分的量。 【讲述】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很多,常见的主要有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例如,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是指每100份质量的该溶液中含溶质NaCl的质量为10份。 除了溶质的质量分数,人们有时也用体积分数来表示浓度。例如,用作消毒剂的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是指每100体积的医用酒精中含75体积的乙醇。 【过渡】接下来我们重点介绍溶质的质量分数。 【讲述】溶质的质量分数 1.概念: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公式: 又因为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所以该表达式还可以是: 3.含义:每100份质量的溶液里有多少份质量的溶质。 例如: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白糖溶液,表示的意义是每100份质量的白糖溶液中含20份质量的白糖。 某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6.5%,表示的意义是每100 g该溶液中溶质NaCl的质量为26.5 g。 【注意事项】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理解需要注意: ①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用百分数表示,“×100%”不能省略。计算溶质质量分数时,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②溶质质量是指溶解在溶液中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不包括未溶解或结晶析出的溶质的质量,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溶液质量是指该溶液中溶剂质量与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