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素养综合练 一、单项选择题 (2023海南统考高考真题)岭南某古村落地处滨水低地,因势而建,内修墩塘,外防水患,形成具有“堤围护村,墩塘相间,墩上立宅,基上种桑,塘中养鱼”景观特征的散村聚落结构(图1)。图2为该古村落的堤围及水闸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图1 图2 1.下列示意图中,符合该村落空间结构特征的是 ( ) 2.图2中水闸的主要功能是( ) A.抵御外敌 B.蓄水发电 C.防洪排涝 D.美化环境 (2023山东统考高考真题)辽宁省抚顺市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工业基地(下图)。抚顺市早期城市中心和工矿区主要分布在浑河南岸。由于煤炭开采与城市建设矛盾日益突出,1972年城市发展重心开始向浑河北岸转移,然而1983年城市发展重心又转回浑河南岸。近年来,抚顺市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优化城区功能布局。完成3~5题。 3.影响抚顺市早期城市形态呈带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A.风向 B.地形 C.资源 D.河流 4.1983年抚顺市城市发展重心转回浑河南岸,主要是因为( ) A.南岸生态环境优美 B.城区煤炭资源枯竭 C.北岸发展空间狭小 D.经济依赖重化工业 5.为优化功能布局,抚顺市城区宜( ) A.向东建设新城镇发展带 B.向南建设宜居宜业新区 C.向西承接沈阳产业外延 D.向北拓展工业发展空间 (2023浙江6月统考高考真题)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具有明显的动态特征。下图为我国某县级市不同时期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示意图。完成6~7题。 6.影响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地貌 B.环境保护 C.开发成本 D.防灾安全 7.2015年后,该城市的建设用地( ) A.沿交通线蔓延式快速发展 B.以周边卫星城镇用地为主 C.以城市更新改造利用为主 D.以城市中心工业用地为主 (2024安徽合肥二模)生活在大兴安岭北段的鄂温克族人曾以游猎、捕鱼和饲养驯鹿为生,形成一种移动的生态迁移聚落。这种聚落由若干家庭共同组成,称为“乌力楞”。“乌力楞”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共同劳动、猎获品平均分配等制度。下图示意鄂温克族人生存空间格局。据此完成8~9题。 8.“乌力楞”选址主要考虑当地的( ) A.地形和水源 B.气候和土壤 C.军事和交通 D.政治和文化 9.“乌力楞”蕴含的地域文化有利于鄂温克族人( ) ①稳定食物来源 ②抵御野兽侵袭 ③适应气候变化 ④开垦肥沃土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3广东统考高考真题)下图示意长江三角洲地区某特大城市近几十年来城市各要素向郊区扩散的三个阶段。据此完成10~11题。 10.由阶段Ⅰ发展到阶段Ⅱ,城市各要素向郊区扩散的推动力主要是( ) A.人口增长、社区改造 B.社区改造、政府引导 C.企业参与、人口增长 D.政府引导、企业参与 11.与阶段Ⅰ相比,阶段Ⅲ郊区演变的最显著特征是 ( ) A.产业分布均衡 B.产城融合加强 C.空间结构单一 D.居住功能弱化 (2024广西南宁三模)日本自2008年开始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城市内部逐渐出现大量空置房屋及土地,影响城市原有空间结构。为了优化土地利用、消除空置,日本政府引导医疗、养老、教育等公益性设施向轨道交通车站地区集聚,提出了“选址优化规划”模式。下图示意日本“选址优化规划”模式实施前后的城市空间结构对比。据此完成12~14题。 12.日本城市内部空房、空地增多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 A.治安管理难度降低 B.基础设施利用率提高 C.城市景观环境优化 D.城市防灾功能下降 13.“选址优化规划”模式以公共交通为核心,主要考虑的是( ) A.减少碳排放量 B.避免城区交通拥堵 C.提高城镇化率 D.应对人口老龄化 14.日本城市实施“选址优化规划”模式后,可能出现的变化有( ) ①规划区内城市多核心发展 ②城市用地规模扩张 ③核心区域服务能力提高 ④城市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