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57558

第一章 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二节 第2课时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2025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0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4次 大小:5327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第二,第一章,因素,答案,练习题,同步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第2课时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 (2024江苏徐州月考)普遍存在的“人户分离”现象为人口普查带来困难(人户分离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民的经常居住地和常住户口登记地二者不一致)。据此完成1~2题。 1.造成广大务工人员“人户分离”的主要原因有(  ) ①旧城的危房改造 ②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③教育水平的区域差异 ④严格的户籍管理 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③ 2.“人户分离”现象包括两种形式,是指“有户(籍)无人”和“有人无户(籍)”,下列地区中,“有人无户(籍)”现象相对普遍的是(  ) A.黑龙江省 B.浙江省 C.安徽省 D.四川省 (2024广东梅州月考)中国大量的流动人口,在首次流动后长期处于在城乡或城市间循环流动的非永久性迁移状态。研究发现人口首次流动后的10年内将发生第二次流动,且两次流动的特征不同,下表是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抽样统计中首次和再次流动排名前列的城市,据此完成3~4题。 首次出度城市 首次入度(再次 出度)城市 再次入度城市 1.重庆市 1.深圳市 1.上海市 2.安徽阜阳市 2.广州市 2.北京市 3.河南周口市 3.东莞市 3.天津市 4.湖南邵阳市 4.北京市 4.苏州市 … … 8.四川南充市 8.温州市 8.无锡市 注:不含港澳台数据,首次入度城市是指在首次人口流动中所流入的城市。 3.据表推断,影响我国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经济因素 B.政治因素 C.自然灾害 D.社会因素 4.据表分析,我国人口首次流动和再次流动呈现出来的特征是(  ) A.首次流动以西部地区人口流出为主 B.首次流动以跨省份的长距离流动为主 C.再次流动珠三角地区的吸引力增强 D.再次流动流入地均为省级行政中心或直辖市 (2024山西运城期中)“老漂族”指为支持子女事业或照顾第三代而背井离乡,到子女工作所在的城市生活的老年人。我国“老漂族”人口数量巨大,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老漂族”集中的区域之一。调查还发现,目前上海市也有部分老年人“漂”在其周边的水乡古镇。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省级行政区中,“漂”在上海的老年人数量最多的省份是(  ) A.安徽 B.贵州 C.北京 D.湖南 6.上海市部分老年人“漂”在其周边水乡古镇的主要原因是(  ) ①生活成本较低 ②便于照顾家庭 ③交通便利 ④环境优美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B组关键能力提升练 (2024山东菏泽期中)日本总人口已经连续十余年呈减少态势,但人口向大都市圈尤其是首都圈持续集中。下两图分别示意1920—2045年(含预测)东京首都圈分圈层劳动人口占比变化和老年人口占比变化。据此完成7~9题。 图1 图2 7.未来东京都、周边四县和近邻三县三圈层老年人口占比大小的关系是(  ) A.近邻三县>周边四县>东京都 B.周边四县>近邻三县>东京都 C.周边四县>东京都>近邻三县 D.东京都>近邻三县>周边四县 8.人口向首都圈持续集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自然环境 B.社会文化 C.地理位置 D.政治经济 9.2020年后首都圈各圈层劳动人口占比均下降的根源是(  ) A.产业化和城镇化 B.年轻人婚恋生育观的改变 C.少子化和长寿化 D.完善的养老医疗保险体系 (2024天津宝坻期末)近年来,我国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下图为江南丘陵某区域四种乡村聚落空间演化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模式Ⅰ中乡村聚落迁移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城镇化水平 B.保护环境敏感区域 C.促进劳动力就业 D.增强功能区竞争力 11.反映乡村聚落空间演化过程从受自然要素影响转向受经济社会要素影响的模式是(  ) A.Ⅰ B.Ⅱ C.Ⅲ D.Ⅳ 12.(2024山东德州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近年来,我国成为全球第三大韩国人移居地。望京地处北京东北部,距市中心约15千米,距首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