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57564

第一章测评--2025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10-1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0次 大小:8184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一章,测评,--2025,图版,地理,必修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一章测评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2024云南昆明阶段练习)新疆多语种地名的空间分布格局是新疆各民族人民长期聚居和杂居融合的映射,其形成与海拔、坡度以及当地生产方式密切相关,下图为新疆各语种地名海拔区间占比统计图,其中汉语地名数量最多,占总数的43.82%。完成1~3题。 1.由图中信息可知,新疆(  ) A.蒙古语地名在各海拔较均衡 B.各海拔以维吾尔语地名为主 C.维吾尔语地名占比在1 500~2 000米最多 D.历史上蒙古族在此定居最早 2.推测历史上新疆汉族人口主要分布在(  ) A.山间高平原地区 B.盆地中央 C.冲洪积平原地区 D.中低山区 3.新疆的蒙古语地名中自然类地名占八成以上,且以涉水类地名为主,其主要原因是(  ) A.新疆曾经气候湿润 B.蒙古族传统习惯逐水草而居 C.新疆多季节性河流 D.希望所至所居之处水草丰美 (2024浙江衢州期末)下图为澳大利亚人口密度分布和人口迁入路线图。据此完成4~5题。 4.影响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壤 B.气候 C.地形 D.植被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澳大利亚成为亚洲人口重要迁入地的原因是(  ) A.文化相近 B.自然环境更加优越 C.自然灾害较少 D.经济发展水平更高 (2024山西临汾期中)下图为我国不同海拔的面积比重和人口比重统计图。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各海拔分段比较,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是 (  ) A.>3 000米的区域 B.500~1 000米的区域 C.100~500米的区域 D.≤25米的区域 7.图中信息表明,我国(  ) A.人口分布较均匀 B.人口大多分布在平原、丘陵区 C.人口随海拔升高递增 D.高原地区都地广人稀 在中国跨区域人口流动中,东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成为人口的主要流入地,而中西部地区以人口流出为主。近年来,人口回流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中国城镇化中的新现象。下图为江西某县回流人口定居意愿和购房意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近年来,从东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回流的人口多属于主动回流,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沿海地区经济不景气 B.发达地区就业机会少 C.收入差距逐渐缩小 D.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9.影响该县大部分回流人口定居意愿和购房意愿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①城乡距离 ②产业基础 ③气候舒适度 ④教育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24四川泸州期末)L县地处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山区面积达95.5%,辖103个村(含6个居委会),是以纳西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2015年该县户籍人口为23.78万人,常住人口为22.91万人,下图示意L县自西向东不同区域人口流动状况。据此完成10~11题。 注:人口流动活跃度(实线)=(流入人口+流出人口)/常住人口 人口流动强度(虚线)=(流入人口-流出人口)/常住人口 10.甲、乙、丙、丁为该县的四个县域功能区,以下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甲—偏远山区 B.乙—主城近郊区 C.丙—主城远郊区 D.丁—主城区 11.L县村域人口流动活跃度西部显著低于东部,可能是西部(  ) A.自然灾害较多 B.工业发达 C.教育医疗设施差 D.人均耕地多 (2024安徽淮南阶段练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多次做出人口政策的重大调整,2021年5月我国部分地区开始实施“三孩”政策。有学者认为,“三孩”政策的实施除了考虑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外,还充分考虑了多年来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变化。据此完成12~13题。 12.造成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资源数量增加 B.消费水平提高 C.能源开采力度增加 D.经济、科技水平提高 13.2022年5月31日,我国全面开放“三孩”政策,其带来的变化是(  ) A.人口素质水平提高 B.资源环境承载力提高 C.人口流动范围加大 D.劳动力储备供给扩大 (2024江苏南京期中)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素有“沙漠中的花朵”的美称,属于热带沙漠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