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乘着歌声的翅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乘着歌声的翅膀》,提高音乐审美能力,体会歌曲带来的情感及美感。 2、能初步演唱歌曲的旋律,能用语言描述人声演唱和长笛演奏其效果的不同。 教学重难点:1、简单的分析歌曲,并能有感情的哼唱歌曲 2、掌握6/8拍子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这节课,老师用不一样的方式向你们问好,仔细听! X X X X X X | X X X X X X || 音 乐 课 真 欢 乐 ,同 学 们 你 们 好! 你们要怎样向老师问好呢? 感谢同学们的问候,老师呀见到你们特别的高兴。 二、导入 想为你们演奏一曲,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就是呀请你们闭上眼睛静静的听。 老师为你们吹奏的这首乐曲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觉? 三、新课学习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欣赏的一首艺术歌曲。请大家把书打开到52页———《乘着歌声的翅膀》,它也叫歌之翼,已经传唱近200年了。 1、 听第一遍(独唱) 听完了告诉我,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独唱给我们的感觉是怎样的呢?歌曲是几几拍的 强弱规律 2、 听第二遍 带着对这首歌曲的认识,让我们把自己放松下来,再到音乐声去感受感受意境。 3、听第三遍 (一段) 刚才在我的脑海产生了一些遐想,仿佛出现了许多翱翔在空中的鸟儿,下面,老师想邀请你一起来分享一下我的这种感受。请你张开双臂,煽动着翅膀,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来动一动。 你觉得我的这种感觉和音乐符合吗? 那你发现在动的时候有什么规律吗? 4、歌曲简介 这么美的旋律,我们来看看作者是谁? 作曲者是德国的门德尔松,歌词是德国海涅的一首抒情诗。 5、有感情的朗读歌词(配乐) 我想请一位同学为我们朗读这首诗,先给同学们1分钟快速的浏览一遍歌词。 读的真美,这么美的诗句,配上这么美得音乐,听起来真享受。 歌词描绘了一幅温馨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图景,乘着歌声的翅膀,跟亲爱的人一起前往恒河岸旁。恒河,在遥远的印度,歌词中出现了哪些印度的景色呢?(满红花、玉莲、玫瑰…..)因为是诗人海涅向往古老东方的宗教,他将美好的情感都融入这首抒情诗中。 6、哼唱(一段) 对这首歌曲有了更深的认识,咱们,看着歌词,边听边用“lu”哼唱第一段,体会歌曲朦胧的意境。 7、教唱(一段) 歌曲唱的如此动听,离不开音乐记号带给我们的音乐美感。我们来看看歌曲里都出现了哪些音乐记号?你们能用歌声表现出来吗? 现在,我们一起来唱唱第一段。 你觉得哪一句最难唱? 生教,师示范,再重点教唱(当长音气息不够时,将自己的音量慢慢减小,再次呼吸演唱,保持声音的和谐) 9、再次演唱 让我们美丽的歌声也乘上音乐的翅膀吧! 10、欣赏长笛版 接下来欣赏由乐器演奏的《乘着歌声的翅膀》,听一听是什么乐器?给你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呢? 11、对比独唱和长笛形式不同 同一首作品,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带给我们的感受也是不同的。但是歌曲的意境依然没有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有自己的梦想,让我们对梦想的憧憬成为我们学习的动力!最后,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自由翱翔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