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57942

第1章 第3节 第1课时 电解的原理(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5-04-27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7次 大小:29691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必修,选择性,2019,科版,3份,练习
    第3节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 第1课时 电解的原理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理解电解池中电子的移动,阴、阳离子的移动,阴、阳两极上的反应及其变化,电流形成的过程和原理。2.建立对电解过程的系统分析认识的思维模型,会判断电解的产物,会书写电解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 一、电解的原理 1.电解熔融氯化钠 (1)电解装置 (2)分析产生金属钠的过程 ①通电前 熔融NaCl中存在的微粒有 ,这些微粒做无规则(或自由)运动。 ②通电后 离子移动方向:Na+移向 电极,Cl-移向 电极。 电极上发生的反应: 铁电极: ,发生 反应; 石墨电极: ,发生 反应。 (3)结论 熔融NaCl在 作用下发生了 ,分解生成了 。 2.电解和电解池 (1)电化学是以 和 之间的相互转化及转化过程中的有关规律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科学。 (2)电解:将直流电通过 在两个电极上分别发生 反应和 反应的过程。 (3)电解池:将 转化为 的装置。 (4)电解池的构成条件 ①直流电源,②两个电极,③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④形成闭合回路。 3.电解原理 4.原电池与电解池的比较 工作原理 电极反应 装置构成条件 反应类型 能量转化 原电池 氧化还原反应 能→ 能 负极: 反应 电极反应物、电极材料、离子导体、电子导体 正极: 反应 电解池 能→ 能 阳极: 反应 电极反应物、电极材料、离子导体、电子导体、直流电源 阴极: 反应 (1)在电解池中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是阴极(  ) (2)电解质溶液的导电实验发生了化学变化(  ) (3)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阳极均发生氧化反应(  ) (4)电解池中电子的流向是电源负极→阴极→电解质溶液→阳极→电源正极(  ) (5)某些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可以实现(  ) (6)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质溶液被电解的过程(  ) 特别提醒 金属导电是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就是电解的过程。 1.如图为用惰性电极电解CuCl2溶液并验证其产物的实验装置,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源a极为负极 B.KI-淀粉溶液会变蓝色 C.Cl-向电极Ⅱ区域移动 D.电极Ⅰ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e-===Cu2+ 2.某同学为了使反应HCl+Ag―→AgCl+H2↑能进行,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可行的方案是(  ) 3.如图所示装置中属于电解池的是_____(填序号)。 二、电解规律 1.放电规律 (1)阳极为惰性电极(如碳棒、Pt、稀土金属材料等)时,离子的放电顺序: ①阳极:溶液中阴离子放电,常见阴离子的放电顺序:S2->I->Br->Cl->OH->含氧酸根离子。 ②阴极:溶液中阳离子放电,常见阳离子的放电顺序:Ag+>Fe3+>Cu2+>H+(酸)>Fe2+>Zn2+>H+(水)>……。 (2)阳极为活性电极(如Fe、Cu、Ag等)时,电极本身先放电,电极反应式为M-ne-===Mn+。 2.用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的规律 (1)电解水型 电解质 H2SO4 NaOH Na2SO4 阳极反应式 2H2O-4e-===O2↑+4H+ 阴极反应式 4H2O+4e-===2H2↑+4OH- 4H++4e-===2H2↑ pH变化 复原加入物质 (2)电解电解质型 电解质 HCl CuCl2 阳极反应式 阴极反应式 pH变化 - 复原加入物质 (3)电解质和水都发生电解型 电解质 NaCl CuSO4 阳极反应式 阴极反应式 pH变化 复原加入物质 (一)电极产物的判断 1.下列各组中,每种电解质溶液电解时只生成氢气和氧气的是(  ) A.HCl、CuCl2、Ba(OH)2 B.NaOH、CuSO4、H2SO4 C.NaOH、H2SO4、Ba(OH)2 D.NaBr、H2SO4、Ba(OH)2 2.用惰性电极电解稀H2SO4、Cu(NO3)2、NaCl的混合液,最初一段时间阴极和阳极上析出的物质分别是(  ) A.H2和Cl2 B.Cu和Cl2 C.H2和O2 D.Cu和O2 (二)电解后电解质溶液的复原 3.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量的某种物质(方括号内物质),不能使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