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检测试卷(一)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当今世界面临日益加剧的能源危机,下列关于能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提高燃料的利用效率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方向之一 B.正在探索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氢能、风能、海洋能和生物质能等 C.新能源的优点是可以再生、没有污染或者污染很少 D.摩尔燃烧焓是评价燃料优劣的唯一标准 2.“嫦娥五号”采用“比能量”达到195 W·h·kg-1的锂离子蓄电池储存由高效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能。太阳能电池对锂离子蓄电池充电的整个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形式是( ) A.太阳能→电能 B.太阳能→电能→化学能 C.化学能→太阳能→电能 D.太阳能→化学能→电能 3.为减少目前燃料燃烧时产生的污染,同时缓解能源危机,有关专家提出了利用太阳能制取氢能的构想,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H2O的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 B.氢能源已被普遍使用 C.2 mol H2O(l)具有的总能量低于2 mol H2(g)和1 mol O2(g)具有的总能量 D.氢氧燃料电池放电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4.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中,电极Ⅰ为Al,其他电极均为Cu,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盐桥中电子从右侧流向左侧 B.三个烧杯中的SO浓度都始终保持不变 C.电极Ⅱ的质量减少,电极Ⅲ的质量增加 D.电极Ⅲ的电极反应:2H2O-4e-===4H++O2↑ 5.金属腐蚀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引起安全事故。某同学为探究铁钉腐蚀的条件,设计了如图①②③三组实验。一段时间后,该同学观察到的现象是:①中铁钉生锈;②中铁钉不生锈;③中铁钉不生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中发生的腐蚀为电化学腐蚀,发生腐蚀时,铁钉中的碳作正极 B.①中铁钉发生电化学腐蚀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C.此实验得出的结论:铁钉生锈需要和水以及空气接触 D.②所用的水要经过煮沸处理,植物油可以用CCl4代替 6.(2023·合肥高二月考)氯原子对O3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反应O3+Cl·===ClO·+O2的焓变为ΔH1,反应ClO·+O·===Cl·+O2的焓变为ΔH2,大气臭氧层的分解反应是O3+O·===2O2,其焓变为ΔH,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O3+O·===2O2的ΔH=E1-E3 B.O3+O·===2O2是吸热反应 C.ΔH=ΔH1+ΔH2 D.氯原子改变了O3分解反应的ΔH 7.热化学离不开实验,更离不开对反应热的研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向图1的试管A中加入某一固体和液体,若注射器的活塞右移,说明A中发生了放热反应 B.将图1虚线框中的装置换为图2装置,若注射器的活塞右移,说明锌粒和稀硫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C.由图3可知,ΔH1小于ΔH2 D.由图3可知,ΔH3=ΔH1+ΔH2 8.电致变色器件可智能调控太阳光透过率,从而实现节能。如图是某电致变色器件的示意图。当通电时,Ag+注入到无色WO3薄膜中,生成AgxWO3,器件呈现蓝色,对于该变化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g为阳极 B.Ag+由银电极向变色层迁移 C.W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D.总反应为WO3+xAg===AgxWO3 9.某同学进行下列实验: 操作 现象 取一块打磨过的生铁片,在其表面滴一滴含酚酞和K3[Fe(CN)6]的食盐水 放置一段时间后,生铁片上出现如图所示“斑痕”,其边缘为红色,中心区域为蓝色,在两色环交界处出现铁锈 已知:可用加K3[Fe(CN)6](铁氰化钾)溶液生成蓝色沉淀的方法检验Fe2+。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生铁片发生吸氧腐蚀 B.中心区域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 C.边缘处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D.交界处发生的反应为4Fe2++O2+10H2O===4Fe(OH)3+8H+ 10.如图为两种制备硫酸的途径(反应条件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途径①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