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58098

7.1《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议题式同步课件(共22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19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446378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七年级,法治,道德,统编,学年,-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七年级下册 1.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体现(P59) 2.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内涵及意义(P59-61) 3.中华人文精神有什么重要价值和历史意义?(P58) 总议题:以人文为本,传中华优秀传统 分议题1 探———人文之谜 解———人文之意 分议题2 探———人文之谜 议学情境一 生活中的人文精神有什么? 他是,深藏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之中: 他是,留于各种影视经典之中 他也可以是,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①传统文学:诗词曲赋《诗经》《论语》《朝花夕拾》《西游记》《红星闪耀中国》《水浒传》...... ②传统节日:端午,元宵,春节,中秋节...... ③中国戏曲:京剧,黄梅戏,越剧,评书....... ④宗教哲学:儒家,道家,法家,佛教...... ⑤中华传统美德:孝顺,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爱国,廉洁...... ⑥中华美食:北京烤鸭,武汉热干面,安徽臭鳜鱼,西湖醋鱼...... 琴棋书画;地域文化(建筑,风俗,语言,服饰等);中国瓷器等等 找一找,还体现在何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处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学追求、生活理念等诸多方面。 1.结合以上材料,请你给人文精神下一个定义。 议学任务一 1.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体现(P59) 议学小结一 解———人文之意 议学情境二 论语赏析 释义:如果能以礼治国,那还有什么困难呢?若不能以礼让治国,还要那个徒有形式的礼有何用? 孔子所说“以礼让为国”,就是指君臣之间、上下之间、长幼之间都要依照礼来做事。 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基本的礼仪,国家将没有秩序;如果个人不懂基本的礼仪,那么他将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所以国家需要文明礼仪,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和谐的社会;一个人也应要有礼貌、懂谦让,这样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论语———里仁篇》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何礼? 结合以上知识,说一说六尺巷的“宽”和“窄”体现哪种中华人文精神,有何意义? 议学任务二 议学小结二 宽的是人文情怀。邻里之间的礼让。窄的是墙与墙之间的距离体现了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事方法,有助于解决人际矛盾。 安徽桐城闹市区,有一条百米长、两米宽的巷子它就是六尺巷。清朝康照年间,礼部尚书张英在桐城的家人与邻居吴家发生宅基地纠纷,两家互不相让。张家人写信向张英求助,张英回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米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泰始皇”家人看到书信后豁然开朗,主动退让三尺,吴家人深受感动。也退让三尺两家之间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六尺巷”因此得名。 2024年10月17日,习总书记来到此处重温张吴礼让典故,有感而言:六尺巷承载着中国古人的历史智慧,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互礼让,以和为贵...... 六尺巷的 “ 窄 ” “ 宽 ” 释义:颜回多么有修养呀,一竹筐饭,一瓜瓢水,住在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苦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颜回多么有修养呀!” 二.《论语———雍也篇》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对弟子颜回的评价,谈谈你从中感受到的生活理念。有何意义? 议学任务 生活理念:俭约自守、中和泰和。体现了孔子重精神、轻物欲的思想境界。才是真正快乐洒脱的人生。 意义:有助于人们坚守做人的品格,克服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有利于真正实现人的价值 议学情境三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③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经典,我知道 【学习篇】 ①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