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2课时 1. 能从宏观和微观结合的角度认识分散系的分类方法。 2. 理解胶体的概念,认识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3. 掌握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 分散系及其分类 我们在初中学过的溶液、乳浊液和悬浊液都是混合物,这些混合物都是由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化学上把一种(或多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物,叫作分散系。 硫酸铜溶液 牛奶 面糊 分散系及其分类 一、分散系 1. 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物,叫作分散系。 2. 组成:分散系中被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叫作分散质,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叫作分散剂。 硫酸铜溶液 硫酸铜→分散质 水→分散剂 一、分散系 3. 分类 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的状态,有9种组合方式。 分散系及其分类 ①空气 ②云、雾 ③烟、灰尘 ④泡沫 ⑤ 牛奶、酒精的水溶液 ⑥ 油漆、Fe(OH)3胶体 ⑦ 泡沫塑料 ⑧ 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 ⑨ 有色玻璃、合金 一、分散系 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 分散系及其分类 (溶液) (胶体) (浊液) 0 1nm 100nm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 3. 分类 b. 按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可以分为溶液、胶体、乳浊液或悬浊液。 分散系及其分类 溶液、浊液、胶体三种分散系本质的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分散系都是混合物而不是纯净物。 分散系及其分类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氯化钠溶液均一、稳定,不是分散系 “冰水共存物”是一种分散系 分散系有的是纯净物,有的是混合物 分散系都是混合物,按分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分散系的组合有9种方式 分散系及其分类 【知识点】 分散系及其分类 【答案】D 【解析】溶液是分散系的一种类型,均一、稳定是溶液的特点,A项错误;冰和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是一种物质的两种状态,属于纯净物,因而不属于分散系,B项错误;分散系均是由分散剂和分散质组成的混合物,C项错误。 胶体 一、胶体 概念: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是胶体。 二、胶体的分类 1. 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分类 ①气溶胶:烟、云、雾等,分散剂为气体。 ②液溶胶:豆浆、稀牛奶、墨水、Fe(OH)3胶体等,分散剂为液体。 ③固溶胶:烟水晶、有色玻璃、玛瑙等,分散剂为固体。 胶体 二、胶体的分类 2. 根据胶体粒子的组成分类 ①粒子胶体:Fe(OH)3胶体、AgI胶体等。 ②分子胶体:淀粉胶体、蛋白质胶体等。 Fe(OH)3胶体粒子是由许多Fe(OH)3聚集在一起形成的粒子,其直径为1-100nm,这样的胶体叫粒子胶体。 淀粉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个分子的直径为1-100nm,这样的胶体叫分子胶体。 提示 胶体 三、常见的胶体 氢氧化铁胶体、氢氧化铝胶体、硅酸胶体、淀粉胶体、蛋白质胶体、豆浆、墨水、云、烟、雾、有色玻璃等。 氢氧化铁胶体 硅酸胶体 石墨 云 胶体 四、 Fe(OH)3胶体的制备 【实验操作】取1个100mL小烧杯,向烧杯中加入40mL蒸馏水。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观察制得的Fe(OH)3胶体。 【实验原理】 FeCl3 + 3H2O Fe(OH)3(胶体) + 3HCl 胶体 四、 Fe(OH)3胶体的制备 【实验现象】烧杯中液体呈红褐色。 【操作装置】 胶体 胶体的本质特征: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 nm~100 nm之间是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依据。 制备Fe(OH)3胶体时,必须选用氯化铁饱和溶液而不能用氯化铁稀溶液。若氯化铁溶液浓度过低,则不利于氢氧化铁胶体的形成。 向沸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而不是直接加热煮沸FeCl3饱和溶液,否则会因溶液浓度过大直接生成Fe(OH)3沉淀而无法得到Fe(OH)3胶体。 胶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