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58509

浙教版科学八下第1-2 章 综合 检测C(原卷+答题卷+解析卷)

日期:2025-04-20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8次 大小:61158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解析,答题,原卷,检测,教版,综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八下 第1-2章 综合测卷C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行星模型的提出标志着原子结构的现代模型问世。如图是某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根据该模型能得出的结论是(  ) A.该原子是氦原子 B.原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C.原子始终在做无规则运动 D.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解析:A.该原子的外面有3个电子,则它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那么它应该是锂原子,故A错误; B.这只是一个原子的结构图,无法得到相邻原子之间存在空隙的结论,故B错误; C.该图只能说明电子在不停运动,不能说明原子在不停运动,故C错误; D.根据图片可知,原子核中间有3个质子,正电荷数和负电荷数相等,因此对外不显电性,故D正确。 答案:D (第1题图) (第2题图) 2、如图是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的是(  ) A.安装充电桩时,不连接地线也可以 B.每个充电桩在安装时都要装漏电保护器 C.有经验的电工在安装充电桩时不必断开电源开关 D.充电桩起火,应迅速浇水扑灭 解析:汽车充电桩是高压电路,A.安装充电桩时,必须要连接地线,A不正确;B.每个充电桩在安装时都要装漏电保护器,B正确;C.有经验的电工在安装充电桩时必须断开电源开关,C不正确;D.充电桩起火,不能用水灭火,而应先断开电路,再迅速用沙子等来扑灭,D不正确;故B符合题意。 答案:B 3、关于H2、H2O和H2S三种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含有1个氢分子 B.都含有2个氢元素 C.都含有氢元素 D.都含有2个氢原子 解析:A. H2O 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H2S 表示一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而没有氢分子,故A错误;B.元素只分种类,不论个数,故B错误;C.根据化学式 H2、H2O和H2S 可知,三种物质都含有氢元素,故C正确;D.根据化学式 H2、H2O和H2S 可知,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2个氢原子,而这种物质中含有氢原子的个数不可数,故D错误。故C符合题意。 答案:C 4、下列关于Na、Na+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质量几乎相等 ④质子数相等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③④ D.全部 解析:Na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Na+,则它们的质子数相同,而电子数减少。因为核电荷数=质子数,所以核电荷数不变,故①和④正确,②错误;电子的质量很小,几乎可以忽略,因此二者的质量几乎相同,故③正确。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C符合题意。 答案:C 5、借助“模型”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物质的奥秘。下列对如图所示模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表示的粒子不显电性 B.②表示的物质是化合物 C.③表示的两种物质化学性质相同 D.④表示化学反应的本质是生成新物质 解析:A.根据图①可知,原子核带3个正电荷,而外面只有两个电子,即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二者不相等,对外显1个单位的正电荷,故A错误符合题意;B.根据图②可知,该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应该为化合物,故B正确不合题意;C.根据图③可知,这两种物质的组成原子都相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故C正确不合题意;D.根据图④可知,化学反应的本质就是生成新物质,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A符合题意。 答案:A 6、如图所示,条形磁铁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静止后,闭合开关S,滑片P向下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通电螺线管的右端为S极 B. 滑片P向下移动过程中,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变弱 C. 滑片P向下移动过程中,条形磁铁所受摩擦力一直不变 D. 滑片P向下移动过程中,条形磁铁可能静止,也可能向左运动 解析:A.螺线管上电流向下,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下,此时大拇指指向右端,那么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故A错误;B.滑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