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盐类的水解 第1课时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了解电离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利用电离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2.掌握电离平衡及其影响因素,并能用其解释某些化学现象。 一、电离平衡的建立与电离常数 1.电离平衡状态 (1)建立过程 (2)概念: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弱电解质分子_____与_____相等,溶液中各分子和离子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时达到了电离平衡状态。 (3)电离平衡的特征 2.电离平衡常数 概念 溶液中弱电解质电离生成的各种_____与溶液中未电离的_____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简称电离常数 表示方法 对于ABA++B-,Ka或Kb=_____(酸用Ka,碱用Kb) 影响因素 ①同一温度下,不同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取决于_____; ②对于同一弱电解质的稀溶液来说,电离常数只与_____ 3.多元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1)多元弱酸每一步电离都有电离平衡常数,例如H2CO3电离常数表达式(25 ℃时): ①H2CO3H++HCO Ka1=_____=4.2×10-7mol·L-1; ②HCOH++CO Ka2=_____=5.6×10-11mol·L-1。 (2)多元弱酸各步电离常数的大小比较:Ka1>Ka2>Ka3……当Ka1_____Ka2时,多元弱酸的酸性主要由_____决定。 4.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 (1)电离平衡常数的意义 电离常数表征了弱电解质的_____。 (2)可根据相同温度下电离常数的大小判断弱电解质电离能力的相对强弱。一般,相同温度下,弱酸的Ka越大,电离程度越_____, 酸性越_____;弱碱的Kb越大,电离程度越_____,碱性越_____。 (1)改变条件,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电离平衡常数一定增大( ) (2)同一弱电解质,浓度大的电离平衡常数大( ) (3)H2CO3的电离常数表达式为Ka=( ) 1.已知25 ℃时Ka(HCOOH)=1.8×10-4mol·L-1,0 ℃时,Ka(HCOOH)____1.8×10-4mol·L-1(填“>”“<”或“=”)。 2.请根据教材附录《部分酸、碱在水中的电离常数》,比较下列几种弱酸的酸性强弱。 ①HClO ②氢氟酸(HF) ③碳酸(H2CO3) ④乙酸 酸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填序号)。 二、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 实例:以0.1 mol·L-1CH3COOH溶液为例,填写外界条件对CH3COOHCH3COO-+H+ ΔH>0的影响。 改变条件 平衡移动方向 n(H+) c平(H+) 加水稀释 加入少量冰醋酸 通入HCl(g) 加入NaOH(s) 加CH3COONa(s) 加入镁粉 升高温度 (1)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解质分子的浓度一定减小,离子浓度一定增大( ) (2)电离平衡向右移动,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一定增大( ) (3)稀释某一弱电解质溶液时,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 ) (4)常温下,将pH=3的醋酸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4( ) (5)向pH=3的CH3COOH溶液中,加入固体CH3COONa,溶液pH会增大( ) 1.下列对氨水中存在的电离平衡:NH3·H2ONH+OH-叙述正确的是( ) A.加水后,溶液中n(OH-)增大 B.加入少量浓盐酸,溶液中c(OH-)增大 C.加入少量浓氢氧化钠溶液,电离平衡正向移动 D.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溶液中c(NH)减少 2.某化学小组在一定温度下,将冰醋酸加水稀释,溶液的导电能力I随加入水的体积V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O点导电能力几乎为0的原因是_____ _____。 (2)图像中a~b阶段,加水稀释,溶液中c(H+)如何变化?_____,简述原因:_____ _____。 (3)图像中b~c阶段,加水稀释,溶液中c(H+)如何变化?_____,简述原因: _____。 3.用“>”“<”或“=”填空。 (1)将c平(H+)=0.1 mol·L-1的醋酸稀释100倍,所得溶液的c平(H+)_____1.0×10-3 mol·L-1。 (2)将c平(H+)=0.1 mol·L-1的醋酸稀释至c平(H+)=1.0×10-3 mol·L-1,稀释倍数_____100。 (3)将某醋酸溶液稀释100倍使其c平(H+)=1.0×10-3,则原溶液的c平(H+)_____0.1 mol·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