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59204

14 我要的是葫芦 教学评设计 共2课时

日期:2025-05-1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0次 大小:299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要的,葫芦,教学,设计,2课时
  • cover
“教学评一致性”课时教学设计 学科:语文 设计者: 备课日期: 授课年级:二年级 课时教学设计(第1课时/共2时) 课题 14.我要的是葫芦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目标确定依据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识字与写字 (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2)写字姿势正确,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能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2.阅读与鉴赏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表达与交流 (1)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4.梳理与探究 (1)尝试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尝试发现所学汉字形、音、义和书写的特点,帮助自己识宇、写字。 教材分析 我要的是葫芦》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3篇课文。本单元围绕“思维方法”这个主题编排了《坐井观天》《寒号鸟》《我要的是葫芦》三篇课文。本单元的故事,内容浅显,寓意深刻,《我要的是葫芦》告诉我们看问题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故事短小,形象鲜明,情节有趣,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文讲的是一个人种葫芦,不料长了蚜虫,他却只顾葫芦,对叶子上长了蚜虫他却置之不理,大家的好心劝告他也不听,后来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结果小葫芦都落光了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密切联系的,要联系地看问题。如果只顾结果,不考虑其他,有可能到头来什么也得不到。 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共有四个自然段,以葫芦的生长变化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可笑但令人深思的故事。课文的插图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一幅图展现了葫芦长势良好,种葫芦人的欣喜之态;第二幅图展现了葫芦叶子飘落,小葫芦掉落,种葫芦人的惊讶之态。 (三)学情分析 1.关于生字、词语方面:学生已能够正确地读写词语,在学习中能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识字方法识记生字,具有了基本的分析生字字形的能力。能够给词语分类,并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词来写说一句话。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2.关于学习习惯方面:学生在这个阶段已养成基本学习习惯,课前能认真做准备,课上能坐得住,能积极举手发言,课堂气氛活跃。只是在探究性学习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加强,对于不理解、不明白的知识点,还需要引导梳理。 3.关于阅读方面:学生每天坚持阅读课外书,能够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在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方面,还需老师的指导。二年级的孩子他们聪明活泼,领悟能力强,善于表现自己,这些都有助于他们很好地理解课文,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这种文体比较讨二年级孩子的喜欢,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却是孩子比较难理解的,尤其是很难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葫芦是一种非常可爱的植物,我们知道植物的生长一般要经历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这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的生活经历已经能够理解植物的这一生长过程,但是结合生活感悟道理对他们来小树,说鼎一个难点。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使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密切联系的,要联系地看问题,如果只顾结果,不考虑其他,有可能到头来什么得不到。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表达的强烈语。 难点: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学习目标 1.通过个人认读、小老师领读、全班齐读、练习检测等方式认识“葫、芦”等 11 个生字,通过自己观察、仿写展评的方式字正确书写6个生字。 2.会写“棵、谢”等8个字,会写“从前、细长”等8个词语。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表达的强烈语。 评价任务设计 评价目标1 (1)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