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59235

第五章 微专题5 植物激素相关的实验探究(课件 学案 练习,共4份)高中生物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日期:2025-04-21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32684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五,稳态,必修,选择性,2019,科版
    1.验证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在尖端 2.验证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 (1)实验操作(如图) (2)实验现象:装置a中幼苗直立生长;装置b和c中幼苗弯向光源生长。 3.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只能是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 (1)实验操作(如图) (2)实验现象:A组去掉尖端的幼苗向右弯曲生长,B组去掉尖端的幼苗不生长、不弯曲。 4.探究重力和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程度 (1)实验操作:如图所示(注:A盒下侧有开口,可以进光)。 (2)结果预测及结论 例1 为研究吲哚乙酸(IAA)与脱落酸(ABA)的运输特点,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IAA和ABA,开展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出现较强放射性的是② B.若图中AB为成熟茎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出现放射性的只有② C.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③和④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ABA在茎尖的运输是极性运输 D.若图中AB为成熟茎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IAA在成熟茎切段中的运输不是极性运输 例2 为研究植物生长素的作用,设计如下实验:将苗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并给予单侧光照,如图1;一段时间后将A、B琼脂块分别置于相同的去尖端幼苗甲和乙的一侧,数天后生长结果如图2,该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  ) A.光照导致向光侧生长素的分解 B.幼苗甲生长速度快于乙 C.B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多于A D.单侧光干扰生长素向下运输 5.探究植物激素之间的协同作用与拮抗作用 6.验证顶端优势的产生原理 例3 (2020·海南卷,19)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参与种子萌发的调控。某课题组首先证实,GA处理大麦种子能引起α-淀粉酶基因转录生成的mRNA量增加,他们又进一步用GA、ABA对大麦种子进行不同处理,检测处理后的大麦种子α-淀粉酶合成量,结果如表(“+”表示有,“-”表示无,其中“+”的数量表示α 淀粉酶合成量的多少)。 分组处理 对照组 加GA 加ABA 加GA和ABA α 淀粉酶合成量 ++ +++ - +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GA在翻译水平上诱导α-淀粉酶的合成 B.ABA能促进大麦种子淀粉的水解 C.GA与ABA在α-淀粉酶合成方面具有拮抗作用 D.能合成ABA的大麦种子易穗上发芽 例4 (经典高考题)为了验证“植物主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能够抑制侧芽生长”,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选取健壮、生长状态一致的幼小植株,分为甲、乙、丙、丁4组,甲组植株不做任何处理,其他三组植株均切除顶芽。然后乙组植株切口不做处理;丙组植株切口处放置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丁组植株切口处放置含有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 ②将上述4组植株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 回答下列问题: (1)各组植株侧芽的预期生长情况分别为: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    。 (2)比较甲组与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_____。 (3)比较乙组与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_____。 (4)比较丙组与丁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_____。 (5)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的原因是_____。 微专题5 植物激素相关的实验探究 例1 D [吲哚乙酸(IAA)的极性运输是指IAA只能从形态学上端(A)运输到形态学下端(B),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则在琼脂块①和②中,①中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A错误;在成熟组织中,吲哚乙酸(IAA)可通过韧皮部和木质部进行运输,若图中AB为成熟茎切段,则琼脂块①和②中均会出现放射性,B错误;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③和④中都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说明脱落酸(ABA)在茎尖的运输不是极性运输,C错误。] 例2 C [乙的弯曲角度大于甲,说明B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多于A,幼苗乙生长速度快于幼苗甲,B错误,C正确;但无法判断是因为向光侧生长素发生了分解,还是因为向光侧生长素横向运输至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