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3课做自尊的人 一、单选题 1.自尊是一种健康良好的精神状态。下列中学生的表现体现自尊的是( ) ①自我尊重和自我爱护 ②注意在容貌上和衣着上修饰自己,注意在言行上约束自己 ③对自己不当的行为感到惭愧 ④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允许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24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桐城市的六尺巷,重温张吴礼让典故,察看桐城历史文化展陈。六尺巷承载着中国古人的历史智慧,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从中华传统美德的角度,六尺巷的故事主要体现了( ) A.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 B.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 C.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 D.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 3.当我们的某些长处受到他人肯定时,会感到格外高兴;当做了好事受到集体和他人称赞时,心情就十分舒畅。这是因为( ) A.我们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 B.我们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 C.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取决于他人的看法和评价 D.这是一种自我认识 4.“行己有耻”出自《论语》,是指凡自己认为可耻的事就不去做,这启示我们( ) ①要以羞耻心约束自己的行为 ②日常生活需要遵规守纪 ③自己认为不可耻的事情,即便违背道德也可以去做 ④要有知耻之心,不做可耻的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明了( ) A.不要因为贫困而自卑 B.自尊的人看重自己的人格 C.武力不能战胜正义 D.做什么事都要讲诚信 6.自尊是现代人应有的基本素质之一,自尊的人能认可自己,体验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这一基本素质的是( ) A.小军给同桌小雷起了“胖熊”的外号 B.小龙主动帮助生活上有困难的残疾同学 C.班长因小凯学习差禁止他参加足球队 D.小强总嘲笑有些口吃的小刚 7.“知耻是由内心以生,闻过是得之于外。人须知耻,方能过而改,故耻为重。”这就要求青少年自尊自爱,知廉耻、明是非。以下场景中的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有(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8.对下列图片理解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图一中孩子的做法是错误的。面对家长的关心,子女一定要完全顺从,这是孝敬父母的最好体现 ②图二启示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做到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③图三告诉我们,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产生青春期矛盾心理,我们可以通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 ④图四中游客的行为不但不文明,违背社会公德,还没有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基本义务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二、填空题 9.阅读教材P26-P28《人须有自尊》,回答下列问题。 10.阅读教材P29-P32《做自尊的人》,回答下列问题。 11.自尊的人的表现: (1)自尊的人能 。 (2)自尊的人 。 (3)自尊的人不爱慕虚荣。 12.学会不断 自己。 三、简答题 13.同学们学习了“人须有自尊”这一内容后,开始自我反省,相互探讨,都在为做一个自尊的人而努力。下面是他们开展的活动,请你一起来参加吧! 示例:我关心他人,愿意帮助他人,有很多好朋友。 我热爱运动,身体健康。 (1)参考上面示例,写两句关于自己的话,表达对自己的肯定和喜爱。 “行己有耻”出自《论语》,是指对自己不善的动机和行为有羞耻心,能以羞耻心约束自己的行为,凡自己认为可耻的事就不去做。闻过即改、知耻而后勇,都是优秀的品质。小明写出自己曾经“行己有耻”的行为。你有过“行己有耻”的行为吗?请写出来。 (2)小明:有一次,我看见马路上没人,想闯红灯,后来想到是错误行为,马上停止了脚步。 “我”: (3)结合所学内容,请回答自尊的人有哪些表现。 四、分析说明题 14.七年(1)班的小敏同学每天都要晨读名言警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