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0793

2025年湖北省中考地理知识点讲与练 第15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习题课件(共32张PPT)

日期:2025-04-19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0次 大小:14741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地理,2025年,PPT,32张,课件,习题
  • cover
(课件网) 第15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2025年湖北省中考地理知识点讲与练 目 录 知识梳理 要点突出 真题再现 知识梳理 1.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侧的自然差异 项目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冬季河流有无封冻 有 无 温度带 暖温带 亚热带 干湿区 半湿润区 湿润区 植被类型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耕作类型 以旱地耕作为主 以水田耕作为主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 水稻 2.四大地理区域 1.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地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位置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季风区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季风区 地形 多为平原和高原 多为丘陵和山地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到一年三熟 耕地类型 以旱地为主 以水田为主 主要农作物 小麦、棉花、杂粮等 稻谷、茶叶、蚕丝等 主要水果 苹果、梨、桃、杏、山楂和枣等温带水果 柑橘、香蕉、荔枝、龙眼、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传统民居特点 注意防寒保暖,村庄较大 注意通风散热,屋顶坡度较大 2.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位置 大部分位于西北的非季风区 主要位于青藏高原上 自然环境 地形多为高原和盆地,气候干旱 地形多为高原和山地,气候高寒 农业 我国主要的天然牧场,也是最大的畜牧业生产基地,放牧羊、牛、马等牲畜 以高寒畜牧业为主,放牧牦牛等牲畜,一些河谷地带适合发展__青稞__等为主的高寒农业 传统民居特点 屋顶较为平坦 藏南谷地的__碉房__,藏北牧区的帐房,雅鲁藏布江流域林区的木构建筑 要点突破 (2024·梅州模拟)秦岭平均海拔2 000米左右,既挡住了南方暖湿气流的北上,也阻断了北方干燥气流的南下,山脉两侧气候有很大不同。古人曾赞秦岭:“唯此有马头观桃花,马尾扫风雪之景致。”读秦岭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地域,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区别,表现为( ) A.北侧地域的传统民居多以竹木为原料,通风性好 B.南侧一些地区的传统民居墙壁厚实,防寒保暖 C.北侧地域的人们传统出行以水路为主 D.南侧地域的人们喜食米饭 (2)“唯此有马头观桃花,马尾扫风雪之景致”中,“马尾”指的是秦岭( ) A.北侧 B.南侧 C.东段 D.西段 D A 【思路点拨】(1)秦岭—淮河一线南侧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南侧地域的传统民居多以竹木为原料,通风性好,A错误;北侧一些地区传统民居墙壁厚实,是由于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墙厚有利于御寒,B错误;北侧地域的人们传统出行以陆路为主,C错误;南侧地域耕地以水田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人们喜食米饭,D正确;故选D。 (2)根据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可知,秦岭—淮河一线南北分属不同地理区域,该线以北为北方地区、以南为南方地区。“马尾”指秦岭以北,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有风雪天气;“马头”指秦岭以南,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归纳总结】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2)秦岭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 (3)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4)1月0 ℃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5)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6)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7)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8)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9)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与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10)旱地农业区与水田农业区的分界线。 真题再现 【湖北真题体验】   (2024·湖北)“绿楔”是指像楔子一样楔入城市空间中的城市生态景观。科学 规划城市绿楔可以让凉爽的风进入城市内部。下图示意武汉六大绿楔规划。据此完 成第1~2题。 1. 武汉规划绿楔主要依托的是( D ) A. 耕地 B. 山地 C. 公路 D. 河湖 2. 武汉规划绿楔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