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1433

4.9.3 植物的繁殖 第2课时 教案(表格式)苏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19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6次 大小:949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4.9.3,植物,繁殖,2课时,教案,格式
  • cover
第3节 植物的繁殖(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演示实验,了解农业生产中进行植物繁殖的技术如嫁接、扦插、植物组织培养等。(生命观念) 2. 了解不同繁殖方式的特点,认同生物技术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科学思维、态度责任) 学习重点 通过演示实验,了解农业生产中进行植物繁殖的技术如嫁接、扦插、植物组织培养等。(生命观念) 学习难点 了解不同繁殖方式的特点。(科学思维)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展示竹子的图片和与竹子有关的绘画作品。“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独特的内涵,也是高洁品性的象征。 【提出问题】你是否见过竹子的花? 古人曾说:“竹子开花,马上搬家”。 难道竹子开花,是自然奇景也是“灾兆”? 【教师讲解】竹子的繁殖主要靠地下的根茎,先长出笋,然后变成竹。不同品种的竹子开花周期从30年到120年不等,例如牡竹30年开花一次,五月季竹120年开花一次。由于开花周期太长,所以许多人一生都没见过竹子开花。在科学知识匮乏的古代,人们误认为开花预示不祥。 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对教师提出的情景产生兴趣。 通过学生熟悉的生物引出本课内容,通过竹子开花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进而引发学生思考竹子如何繁殖,这种繁殖方式与开花结果的繁殖方式有何区别。 环节二 讲授新课:扦插 【提出问题】植物体与生殖有关的器官是什么? 与学生一起回顾花的结构和花发育成果实的知识内容。 【提出问题】农业生产或生活中还有什么植物繁殖的方式吗? 【展示图片】通过展示图片,展示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繁殖植物的方式。如柳枝插在土里,能长成一个新植株;绿萝的一段茎叶长成新植株;莲可以利用地下茎繁殖;薄荷匍匐茎的节处可长出根等。 【教师讲解】植物能通过根、茎、叶等繁殖后代。这种方式既能使子代植物保留亲代的优良品质,又能加快植物繁殖的速度。 【教师讲解】具体讲解以下几种繁殖植物的方式。 讲解扦插的概念:扦插通常是插枝(茎)也可以插根或插叶。扦插时,选取合适的根、茎或叶,插入湿润的土壤或其他基质,经过一段时间,扦插的根、茎或叶可以生出芽和根,进而长成新植株。 【展示图片】通过图片,展示扦插的过程。 【提出问题】扦插的优势是什么? 【教师讲解】引导学生思考,整理学生的回答。简便易行,且能快速、大量地繁育果树和花卉等。 回顾知识,回答问题。 思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学习植物的不同繁殖方法,了解植物繁殖的其他方式,和已有知识进行比较,思考其中的差别。同时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学习这些植物繁殖方式,认同生物技术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环节三 讲授新课: 嫁接 【教师讲解】嫁接的概念:把一株植物体的芽或带有芽的枝接到另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形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 【播放视频】通过视频展示两种不同的嫁接方式———芽接和枝接。 【提出问题】嫁接后,接穗成活的关键是什么? 【教师讲解】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结合图片和文字说明,描述实验大致流程。 环节四 讲授新课: 植物组织培养 【教师讲解】无菌条件下,将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在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培养,使之逐渐发育成完整植物体的技术,称为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是植物体细胞内有着一套完整的遗传信息,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因此使用植物的一部分组织,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培养出完整植物体的。 【展示图片】通过流程图讲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大致过程。 【提问】由此你们能看出植物组织培养有什么有点吗? 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繁殖大量植株。 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结合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