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1643

第二章 培优提升三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教科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日期:2025-11-13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0次 大小:24260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二章,学案,必修,2019,教科,3份
    第二章 培优提升三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 (分值:100分) 选择题1~10题,每小题8分,共80分。 基础对点练 题组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的应用 1.(2024·湖北省咸宁市期末)如图所示,一辆小汽车(视为质点)在平直路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D四棵树,已知经过AB、BC和CD三段所用的时间之比为3∶2∶1,若A、B两树间距为12 m,C、D两树间距也为12 m,则B、C两棵树的间距为 (  ) 18 m 16 m 14 m 12 m 2.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内的位移为2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 m/s2 物体在前2 s内的位移为8 m 物体在第2 s内的位移为4 m 物体在第2 s内的平均速度为8 m/s 3.(多选)(2024·四川眉山高一期末统考)如图所示,OC段是滑雪赛道的直线段,一滑雪运动员从赛道的O点从静止开始在OC段匀加速滑下,已知运动员滑到A点时速度vA=2 m/s,OA=2 m,AB段滑行的时间为2 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是1 m/s2 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是2 m/s2 AB段长度为3 m AB段长度为6 m 4.如图所示,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点,测得AB=2 m,BC=3 m,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的时间均为0.2 s,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物体的加速度为20 m/s2 CD=4 m 物体在B点时的速度为12.5 m/s OA之间的距离为1.125 m 题组二 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 5.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情况一定存在的是 (  ) 在第1 s、2 s、3 s内位移之比为1∶3∶5 如在第1 s、2 s内位移分别为1 m、2 m,则第3 s内位移是3 m 它的加速度是均匀增加的 相同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相同的 6.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4 s停止运动,若第1 s内的位移是14 m,则最后1 s内的位移是 (  ) 3.5 m 2 m 1 m 0 7.在跳水10米台的比赛中,若将运动员入水后向下的运动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该运动过程的时间为t。运动员入水后第一个时间内的位移为x1,最后一个时间内的位移为x2,则等于 (  ) 1∶7 7∶1 3∶1 8∶1 8.(多选)(2024·四川南充高一期末)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有四块完全相同的紧挨着的木板AB、BC、CD、DE, 一颗子弹(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v0从A端水平射入木板,到E端速度减为0,经历的时间为t,子弹在木板中的运动可以看成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子弹到C端的速度为 子弹到D端的时间为 子弹通过AB和CD的时间之比为(2-)∶(-1) 子弹通过每块木板速度的减少量相等 综合提升练 9.玻璃滑道项目中,一漂流艇(可视为质点)从玻璃直滑道的斜面顶端由静止匀加速滑下,依次经过斜面上的A、B、C三点,已知xAB=6 m,xBC=8 m,漂流艇通过这两段位移的时间都是2 s,g取10 m/s2。则 (  ) 漂流艇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7 m/s 漂流艇的加速度大小为1 m/s2 A点距斜面顶端6.25 m 漂流艇在C点的速度大小为5.5 m/s 10.(多选)水平面上一物体从静止开始,沿直线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3 s后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经9 s停止。在加速和减速的两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两过程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1 两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 在第1 s内和9~12 s内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3 第3 s末和第9 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为2∶1 11.(10分)汽车由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10 s时间通过一座长140 m的桥,过桥后汽车的速度是16 m/s。问: (1)(3分)它刚上桥头时的速度是多大 (2)(3分)汽车的加速度是多大 (3)(4分)桥头与出发点之间的距离是多大 培优加强练 12.(10分)运动员把冰壶沿水平冰面投出,让冰壶在冰面上自由滑行,在不与其他冰壶碰撞的情况下,最终停在远处的某个位置。按比赛规则,投掷冰壶运动员的队友,可以用毛刷在冰壶滑行前方来回摩擦冰面,减小冰面的动摩擦因数以调节冰壶的运动。一个运动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