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1790

4.11.1 植物的光合作用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4-19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7次 大小:283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4.11.1,植物,光合作用,教案,格式
  • cover
第1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了解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原料。(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2.通过模拟实验“绿叶在光照下能够合成淀粉”,理解植物在光照下通过光合作用合成了淀粉。(探究实践、科学思维) 3.通过模拟实验“绿叶在光照下能够释放氧气”,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能释放氧气。(探究实践、科学思维) 4.通过探究实验,分析、推导、归纳出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科学思维) 5.通过阅读资料,分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理解光合作用对于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提升爱护植被的环保意识。(生命观念、态度责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模拟实验“绿叶在光照下能够合成淀粉”,理解植物在光照下通过光合作用合成了淀粉。 2.通过模拟实验“绿叶在光照下能够释放氧气”,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能释放氧气。 【教学难点】 通过探究实验,分析、推导、归纳出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种子萌发长成植物体过程的图片。 观察图片、思考问题。 以种子萌发长成植物体,导入到本节内容。 【提出问题】植物体由一粒种子萌发长成参天大树的过程中,营养物质是如何积累的? 【讲解】植物的光合作用。 环节二 新知探究: 光合作用的原料 【介绍】17世纪以前,人们普遍认为植物生长需要的物质全部来自土壤。 分析实验过程。 教师引出海尔蒙特的实验,帮助学生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水。 【展示】海尔蒙特的柳树苗实验示意图。 【介绍】柳树苗质量增加了约75 kg,土壤质量只减少了约60 g。 【提出问题】本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介绍】植物生长的原料是从水中得到的,只要有水就能生长发育。 【提出问题】你认为海尔蒙特的实验设计存在什么问题?(从植物生活环境的角度思考) ———忽略了空气,阳光,温度…… 思考问题。 通过这一问题,引出普利斯特利做的小鼠实验。 【展示】18世纪70年代,英国人普利斯特利做的小鼠实验图片。 分析实验,得出结论。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过程,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的原料之一:二氧化碳,并产生小鼠所需要的氧气。过程中,注重学生探究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科学思维的发展。 【介绍】18世纪70年代,英国人普利斯特利做了一项著名的实验。 【提出问题】本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总结】植物可以“净化”空气。 【展示】荷兰人英格豪斯在普利斯特利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次实验的图片。 小组合作,分析实验。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同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吸收二氧化碳,并产生氧气,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等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提出问题】本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总结】只有植物的绿色部分受到光照时,植物才能“净化”空气。 【展示】水生植物伊乐藻的叶片在光照下释放氧气图片。 分析实验现象。 【介绍】 后来许多科学家的研究发现植物“净化”空气的原因是: 植物叶片在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 【展示】植物在光照下消耗水的图片。 观察图片,思考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植物在光照下消耗水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淀粉,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总结】19世纪初,一位瑞士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展示】大米、马铃薯、莲藕、玉米图片。 【介绍】大米、马铃薯、莲藕、玉米等富含淀粉,是人们餐桌上的常见食物。 【介绍】淀粉是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贮存着大量能量的有机物。 环节三 新知探究: 实验:绿叶在光照下能够合成淀粉 【展示】天竺葵图片。 观察图片。 教师通过展示天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