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2027

6.1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课件(共24张PPT+视频素材)

日期:2025-04-19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1135116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历久,新的,思想,理念,课件,24张
    (课件网) 统编2024七下道法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2025年春七下道法同步精品课件含视频(统编2024版)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六课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6.1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学习目标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1 3 4 5 随堂练习 课后作业 6 新课导入 2 目录 新课导入 情境思考:从视频中,你 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的哪些魅力? 视频:文化中国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 1.知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 2.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可以为我们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启迪。坚定文化自信,培养政治认同。 3.正确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 学习目标 新知学习 中华民族是典型的农业民族,中国古代用“时”(天时、农时)来表达这一规律,要求根据四季轮回,合理安排人类活动,切不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即遵循生态学季节节律是农业生产、渔猎生产、林业生产可持续性的条件,是人类生活可持续性的保证。 这些古人的思想理念一直到现在都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新时代,我国设立了“全国生态日”,全社会正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青山的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司马迁《史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燮《墨竹图题诗》 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事物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要 遵循自然规律 关爱人民 脚踏实地 情境思考: 1.上述名言体现了哪些核心理念? 2.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有助于我们理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我们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启迪。 习近平总书记汲取中国古代“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吸收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之间具有“一体性”的生态思想,针对当代现实问题,创造性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和方略,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指明了科学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 情境思考:结合以上材料,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怎样的认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长期以来,这些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 课堂笔记 (1)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 (2)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3)有助于我们理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我们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启迪。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重要性。(教材P50-P53) 视频:二十四节气 情境思考: 1.为什么说二十四节气体现了什么思想? 2.结合视频,谈谈你对这一思想的理解。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华民族对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有深刻的思考,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主张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 “道法自然”出自先秦著名思想家老子的《道德经》,本义是大道以自己本来的样子为法则。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人们更多的是在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意义上理解“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天”的含义十分丰富,当代人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