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2286

8《彩色的梦》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1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2次 大小:183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彩色的梦,教学设计
  • cover
二下8《彩色的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以“童心”为主题的阅读单元。单元教学重点是“运用学到的词语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旨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彩色的梦》要求学生展开想象,仿照课文相关段落把自己想画的内容写下来。《枫树上的喜鹊》引导学生能够根据提供的情景展开想象,借助课文的句式把自己想到的内容写下来;《沙滩上的童话》要求学生展开想象,运用学过的词语根据故事的开头编故事;语文园地“字词句运用”栏目要求学生仿照提供的句式,借助泡泡中的提示展开想象,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子;“写话”栏目引导学生看图发挥想象,借助词语按时间顺序写话。 在此之前,与想象相关的语文要素出现了两次: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读句子,想象画面”。教材中从“展开想象”到“想象画面”再到“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的编排思路,体现了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梯度发展序列。基于此,本单元设置“向日葵-出卷网-招募小作者”大情景任务。 《彩色的梦》是本单元打开想象之门、探索写出想象内容奥秘的开篇。因此,在大任务情景下确立了“发挥想象,编写儿童诗”的子任务。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充满智慧和童心的儿童诗,体会儿童眼中的美好,增加对自己想象的认可。 语言运用:本课教学可抓住“滑过”一词,想象脚尖滑过的地方还有哪些,仿写第2小节。还可以想象小鸟会留下怎样的歌声,“我”彩色的梦境里还有什么画面,用“有……有……还有……”的句式说一说。 思维能力:能通过课文引发思考,激发想象并表达出来。 审美创造:品读诗歌,感受儿童眼中的缤纷世界,感受大自然的无限美好。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出想象的画面。 难点:展开想象,仿照课文2、3小节把自己想画的内容写下来。 教学过程 了解单元任务 1.智慧引学 校园向日-出卷网-的小社长听说咱们班的同学们都很擅长写话、写日记,他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特殊的招募通知,想听听他说了什么吗?(课件呈现招募令) 上个单元,我们带着外国朋友Mike Black 和Sarah Miller游览了祖国大好河山,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单元,我们又进入了“童心”世界,准备开启想象之门,成为儿童诗小诗人和童话小作家。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彩色的梦”里,探索编写儿童诗的奥秘! 2、板书课题。回顾生字“彩”“梦”的书写要点。 【设计意图:创设“向日葵-出卷网-招募通知”这一真实任务情境,激发学生课堂兴趣,引出贯穿整堂课的评价标准。】 活动一:寻梦,感知诗歌童趣 出示活动一:寻梦,感知诗歌童趣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2小节。一共读3遍。 第一遍:圈一圈梦里有哪些景物? 第二遍:边读边想象你看到的画面。 第三遍:想一想诗人是怎样把景物写成诗的? 交流汇报: 1.读出了梦里的哪些景物?(出示“草坪、野花、天空”) 2.男生朗读,女生边听边想象听到的画面。 3.点一名女生描述自己听到的画面。 4.女生注意标点符号再朗读,男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5.点一名男生描述这一遍所听到的画面。 6.出示《一株紫丁香》,回顾曾学过的破折号作用———声音延长。 师演示“声断气连”与“拖腔拉调”的区别。 7.对比朗读,感受“蓝———得———透———明!”的程度更深。师用手势牵引朗读,读出赞叹的语气。 8.师生合作朗读,感受儿童诗中的量词、颜色特征。 ①老师也想加入你们的朗读。这一遍,老师读蓝色部分,你们读红色部分。 ②这一遍,难度增大,你们读蓝色部分,老师读红色部分。(蓝色部分的量词空缺,学生凭记忆填空朗读。) 小结:在刚刚的合作朗读中,你发现了什么?(预设:诗人用了“量词”,写了“颜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