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愉快的梦》实践性作业单 一、课前实践性作业题 1. 回忆并绘画 “我的奇妙梦境”: 请回忆自己做过的最有趣的梦,用彩笔绘制一幅 “梦境图画”,可以是会飞的船、神奇的椰子岛或者发光的星星等。 2. 聆听与联想: 提前聆听《愉快的梦》音频,想一想:“如果用动作表现梦中的轻轻荡漾,你会怎么摆动身体?” 二、课堂实践性作业题 1.生活的内容:结合歌曲中 “梦之船在海上 / 夜空飞翔” 的情境,联系生活中 “摇晃、飘荡” 的体验(如摇篮、小船),感受 6/8 拍的韵律美。 2.实践的方式:①身体律动:跟随音乐用手臂模拟 “梦之船” 起伏摆动,感受 6/8 拍 “强 - 弱 - 弱 - 次强 - 弱 - 弱” 的强弱规律。② 节奏游戏:用拍手 / 跺脚表现歌曲中的典型节奏型(如 “X X X | X X X |”),分组进行节奏接龙。③二声部体验:尝试与同桌合作,一人演唱旋律,一人用 “呜 ——— 哼唱长音伴奏,感受合唱的层次感。 3.素养的目标:通过律动和节奏体验,感受 6/8 拍的流动感与歌曲的梦幻意境。能用身体动作和声音表达歌曲情绪,初步掌握二声部合作的协调性。在节奏游戏中发挥想象力,尝试为歌曲创编简单的肢体语言。 三、五步探究解题 (一) 创设生活情境,明确学习任务 情境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乘坐‘梦之船’去神奇的椰子岛!听,船在波浪中轻轻摇晃,你能找到它的节奏吗?” 学习任务: 1. 用身体动作和节奏游戏掌握 6/8 拍的韵律。 2. 分组创编 “梦之船” 的舞蹈动作,表现歌曲的梦幻与惊喜。 (二) 分解学习任务,开展学习尝试 1. 初听歌曲,用手画出旋律线,感受 “下行(神秘)” 与 “上行(惊喜)” 的旋律变化。 2. 模仿老师的拍手节奏(6/8 拍),尝试独立拍打 “X X X | X X X |”。 3. 小组讨论:“如何用动作表现‘梦之船在夜空中飞翔’和‘看到椰子岛的惊喜’?” (三) 分析学习尝试,讨论学习方案 1.学习准备:彩笔、节奏卡片、空白乐谱纸。 2.学习分工:组长:组织讨论,分配任务(如动作创编、节奏设计)。记录员:记录小组的创意动作和节奏方案。表演员:负责展示小组创编的动作。 3.学习步骤: ① 分段分析歌曲:A 段(摇晃的船)用轻柔的手臂摆动;B 段(惊喜的发现)用轻快的拍手和踮脚。 ② 设计节奏伴奏:用三角铁 / 沙锤为歌曲伴奏,注意 6/8 拍的强弱规律。 ③ 组合表演:将动作、节奏与演唱结合,排练小组节目。 4.注意事项:动作幅度适中,避免碰撞;节奏伴奏时注意与演唱同步。 (四) 把握学习方案, 合作学习行动 1. 小组围坐,轮流分享 “梦境动作” 创意(如 “飞啊飞” 可设计挥动手臂的动作)。 2. 用节奏卡片拼贴出歌曲的节奏型,标注 6/8 拍的强弱位置。 3. 跟随钢琴伴奏,分组练习动作与演唱的配合,教师巡回指导。 4. 每组录制 30 秒短视频,记录合作过程中的亮点与问题。 (五) 抓住学习行动, 评价学习成果 1. 小组展示:播放小组短视频,每组派代表介绍创编思路(如 “我们用转圈表示‘飞翔’,拍手表示‘惊喜’”)。 2. 师生互评:动作与音乐情绪是否匹配、节奏是否准确、小组合作是否默契。 3. 总结提炼:6/8 拍就像轻轻摇晃的小船,能让音乐变得更温柔、更有流动感。 四、课堂巩固拓展 1. “梦之船” 创意表演: 各组完整展示创编的歌舞表演,全班投票选出 “最具创意梦境小组”。 2. 节奏闯关游戏 “助力火车”: 出示不同节奏型(如 XXXX、XXXXX),小组合作将其改编为 6/8 拍节奏,用打击乐器演奏,巩固对 6/8 拍的理解。 3. 二声部合唱挑战: 教师演唱低声部,学生演唱高声部,感受合唱的和声美,尝试互换声部练习。 五、课后实践性作业 1. 家庭音乐分享会: 给家人演唱《愉快的梦》,并展示课堂上创编的动作,邀请家人用手机录制 “家庭版梦之船” 表演视频。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