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3116

6.2《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表格式教案 -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19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5次 大小:2397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学年,七年级,法治,道德,统编,2024-2025
  • cover
《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教学设计 学习 目标 1.知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的内容。 2.懂得如何传承核心思想理念。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学生将传统核心思想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学情分析 1. 认知特点: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求知欲。他们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学习中,对中华传统文化已有一定接触,但多停留在表面现象,缺乏深入系统的理解,难以自主挖掘传统文化背后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价值。 2. 生活经验:这个阶段的学生开始关注社会现象和身边问题,具备初步的生活体验和社会认知。然而,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时,他们容易受到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在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上存在困惑。 3. 学习能力:部分学生已掌握一定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方法,但在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上仍需加强。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统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课第二框的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作为其核心思想理念,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些理念,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的道德成长和价值观塑造奠定坚实基础。 教法学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合作学习法、自主学习法 重点 如何弘扬核心思想理念 难点 引导学生从认知到践行,将传统思想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中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中国诗词大会》视频 《中国诗词大会》是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文化益智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播出以来得到各界好评,请你思考举办这档节目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思考并回答问题 以节目感染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与传承意识。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参与度,引出本课。 新课新授 总标题:感悟经典诗词韵,传承核心理念魂 一、诗词接龙寻古韵,感悟文化深内涵 第一关:诗词接龙规则 根据上句或下句诗句,在10秒内回答出完整的诗句,回答对者加1分,回答错误或答不出来者扣1分。 知识总结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思想理念有哪些? 讲仁爱、重民本、 守诚信、崇正义、 尚和合、求大同。 二、诗词飞花品真意,传承思想新理念 第二关:诗词飞花令规则 选定主题词,回答相关问题,在5分钟内回答问题,每答对一个问题,回答对者加1分,回答错误或答不出来者扣1分。 仁爱篇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展示孙颖莎的例子 结合材料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仁爱以及我们如何更好地践行仁爱 知识总结二:我们应如何做到“讲仁爱”? 讲仁爱,要求我们“亲亲”“仁民”“爱物”,即爱自己的亲人,爱全社会的人,爱天地万物。 我们应当孝敬父母、关爱亲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实现由爱亲人、爱他人、爱人类到爱万物的扩展。 民本篇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 播放重庆背篓专线视频 重庆的背篓专线和地铁纳凉区,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很多方便,你觉得我们身边有哪些地方也像这样,为大家提供更多便利呢? 知识总结二:我们应如何做到“重民本”? (1)重民本,要求我们遵循“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充分认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爱民保民利民。 (2)我们应当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诚信正义篇 人而无信,不可知其也。———《论语·为政》 君子义为上。———《论语·阳货》 展示商家价格设置错误案例 (1)你怎样看待商家的行为? (2)如果你是其中的消费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