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3714

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共28张PPT+视频)

日期:2025-04-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2594652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6课,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课件
  • cover
(课件网) 人教2024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学习目标 先导阅读,整体感知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根据预习,结合地图,你能找出唐朝时与中国有交往的国家吗? 概念辨析 在今天我国国土领域内,我国各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建立的政权与中央王朝之间的关系。 民族关系 中外关系 专门指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往,包括与近邻东亚的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各国,中亚、西亚、欧洲、非洲各国之间的交往, 对外关系 对内关系 《礼宾图》 唐章怀太子墓壁画 鸿胪寺官员 拂菻使节 高丽使节 靺鞨使节 来唐时间:717年 汉名:晁衡 目的:学习唐朝先进文化。 地位:是中日两国友好和文化交流杰出的使者。 来隋时间:607年 汉名:苏因高 目的:求佛法,学习隋文化。 地位:日本学习隋唐文物制度之先驱。 目标导学一:遣隋使和遣唐使 小野妹子 阿倍仲麻吕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自主学习 洛阳应天门“日本国遣隋使遣唐使访都之地”纪念碑 目标导学一:遣隋使和遣唐使 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和制度。 日本政府为什么要派遣使团来中国? 请根据你的理解说一说什么是遣隋使和遣唐使? 材料一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法式:法律、制度、文化等)。 —《日本书纪》 材料二 把中国‘搬’到日本。 —日本NHK电视台《遣唐使》解说词 日本政府派遣到中国学习交流的使团。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自主学习 目标导学一:遣隋使和遣唐使 从公元7世纪初至9世纪末,日本先后正式派遣的遣唐使为12次。每次人数少则100多人,多则500人左右。遣唐使团集中了当时日本外交、学术、科技、工艺、音乐、美术、航海等各方面的优秀人才。 ———摘编自章林《遣唐使:中日交流的重要承载者》 【历史解释】根据材料,说一说日本所派遣唐使有何特点? 持续时间长、来访次数多、使团规模大、人员素质高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自主学习 目标导学一:遣隋使和遣唐使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自主学习 观看视频并结合教材内容,说一说遣唐使给日本带去了什么? 唐朝的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画艺术、建筑技术、社会习俗、佛教等传到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目标导学二:鉴真东渡 鉴真东渡 日本国长屋王崇敬佛法,(造)千袈裟,(来施)此国大德众僧,其袈裟(缘)上绣着四句曰: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唐大和上东征传》 希望中国高僧能够去日本传授佛法。 长屋王的愿望是什么? 他的愿望实现了么?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自主学习 目标导学二:鉴真东渡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自主学习 目标导学二:鉴真东渡 诬告与海盗勾结,船只被官府查没。 官府出面阻拦,未能成行。 754年,终于到达日本,时年66岁。 突遇风暴,触礁搁浅,不得不返航修理。 弟子担心鉴真安危,苦求扬州官府阻拦。 遭遇台风,海上漂泊14天后到了海南岛。因暑热患眼疾,双目失明。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六次东渡日本 是为法事也,何惜身命?诸人不去,我即去耳。 ———鉴真 唐玄宗时期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自主学习 【家国情怀】通过鉴真六次东渡的艰辛,你能体会到他什么样的优秀品质? 不畏艰难,坚持不懈,勇于开拓 目标导学二:鉴真东渡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自主学习 ......鉴真的东渡弟子及随行人员有不少是精通建筑技术的,在鉴真的设计及领导下,及建造了著名的唐招提寺......鉴真随船带到日本的,还有绣像、画像、书帖等,其中有王羲之父子的真迹,后来成为日本书法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