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巩固提升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班级正在举行以“探究家乡文化,感悟大千世界”为主题的语文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群一 完善活动序语 1.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序语,请你进行完善。(共4分) 中华大地,物华天宝,孕育了非凡的华夏文明。黄河之滨,催生出中华文明的第一缕__①__(曙 瞩)光。河南,承载了中华儿女血脉相承的民族记忆。 数千年前,河洛先民们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在中原大地上开创了灿烂辉煌的农耕文明。数千年间,在这里繁__②__(演 衍)生息的中华儿女见证过民安物阜的盛世繁华,也经受过战火兵祸、旱涝饥荒的沉痛考验。这方土地以其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文化特质,深刻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2分) 承载( ) 兼收并蓄( )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2分) ①_____ ②_____ 任务群二 家乡的无限风光 2.小组成员围绕活动主题写了一段感言,请你将空缺的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8分) 文化与文明交汇,谈笑间览尽中原风光。游览家乡的名山大川,我们能领略到如“①_____,②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的山野美景,也能感受到 “③_____,④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与滁州相似的朝暮之乐;感悟家乡的文化底蕴,能滋养出我们“⑤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旷达,能吟诵出我们“⑥_____,⑦_____”(苏轼《水调歌头》)的祝愿,更能坚定我们“欲为圣明除弊事,⑧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效忠国家的信念和决心。让我们为家乡河南点赞。 任务群三 家乡的农业文化 3.小组成员写了一段与河南玉米育种有关的文字,中间几句的顺序有待推敲。请你重新排列出最恰当的顺序,将句子序号依次填在横线上,使该段文字语意连贯。(3分) 河南,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一直以来都是粮食生产的主力军,尤其在玉米育种领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近年来,河南的玉米育种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科研机构和农业企业紧密合作,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效增强了作物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①通过基因编辑、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 ②不断引进国内外先进育种技术和种质资源 ③培育出了一系列高产、抗病、耐逆境的优质玉米新品种 ④这些新品种不仅大幅提高了玉米的单产水平 任务群四 家乡的华夏文明 4.“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是一座讲述河南历史的戏剧之城。学校组织同学们开展一场“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研学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共8分) (1)研学开始前,同学们查阅资料,找到了“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的相关新闻,请你给新闻拟写标题,要求语言简洁,不超过20个字。(2分) 中评社郑州4月11日电(助理记者吴雨菲) 在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农耕文明的厚重与粮食的滋养共同铸就了华夏文明的辉煌。如今,一个全新的文化地标———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目光,焕发华夏文明新魅力。这座占地622亩的戏剧幻城汇聚了56个特色空间,一格一世界,每一个空间都以独特的场景展示着不同的文化魅力。在这里,人们仿佛穿越时空,感受着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参观结束,回望那片麦田时,心中涌起的是对这片土地深深的敬意和感慨。这里不仅是一座独特的旅游建筑,更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见证。 (2)经过讨论,同学们决定了本次想参观的剧场和博物馆,请你结合图示信息,为大家设计一条参观路线,注意:每个剧场预留20分钟入场时间。(4分) INCLUDEPICTURE"25Q9YHNsjT1.tif" (3)在参观“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时,同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